詠漢玉輞頭原文
遠當虞夏近稱周,曰漢還應貶一籌。
出共圭璋為吉器,嫌同冥漠伴荒邱。
吟喔穆對神猶在,摩撫欣看手不留。
形似枯松薄如紙,俗工肯爾費雕鏤。
詩詞問答
問:詠漢玉輞頭的作者是誰?答:乾隆
問:詠漢玉輞頭寫於哪個朝代?答:清代
問:詠漢玉輞頭是什麼體裁?答:七律
注釋
1. 七言律詩 出處:御製詩五集卷十七
參考注釋
虞夏
指 有虞氏 之世和 夏 代。《禮記·表記》:“ 虞 夏 之質, 殷 周 之文,至矣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昔我先王世 后稷 ,以服事 虞 夏 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 虞 夏 文章,則有 皋陶 六德。”
一籌
(1).用以計數的一根竹籤。《景德傳燈錄·優波毱多尊者》:“每度一人,以一籌置於石室。”
(2).一個計策;一個辦法。古代以刻有數字的竹籌布算,每得一數,即下一籌,故稱謀略為運籌、籌策。《宋史·蔡幼學傳》:“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,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,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,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。” 明 王彥泓 《再賦個人》詩:“閒情定屬英雄事,未許凡才畫一籌。”參見“ 一籌莫展 ”。
(3).指一更。《晉書·趙王倫傳》:“ 秀 復告右衛佽飛督 閭和 , 和 從之。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籌,以鼓聲為應。”
(4).猶一著。 宋 陸游 《九月六日夜夢中作笑詩》:“問君此笑是喜否,道得老夫輸一籌。”《醒世恆言·張淑兒巧智脫楊生》:“我 楊延和 到底遜人一籌!然雖如此,我今番得中,一則可以踐約,二則得以伸冤矣。”《老殘遊記》第二回:“這是他的獨到,然比著前一段卻未免遜一籌了。”
(5).一名,一個。《水滸傳》第五七回:“猛可里樹林中撞出一彪軍馬,當先一籌好漢。”
圭璋
(1).兩種貴重的玉制禮器。《禮記·禮器》:“圭璋特。” 孔穎達 疏:“‘圭璋特’者,‘圭璋’,玉中之貴也;‘特’謂不用他物媲之也。諸侯朝王以圭,朝後執璋,表德特達不加物也。”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:“錦繡登廟,貴文也;圭璋在前,尚質也。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滑伯》:“ 滑伯 之神,時時出現。圭璋袞冕而出者,官必陞遷;深衣便服而出者,官多不祥。”
(2).比喻高尚的品德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卷阿》:“顒顒卬卬,如圭如璋。” 鄭玄 箋:“王有賢臣,與之以禮義相切瑳,體貌則顒顒然敬順,志氣則卬卬然高朗,如玉之圭璋也。” 晉 陶潛 《贈長沙公》詩:“諧氣冬暄,映懷圭璋。” 陶澍 註:“懷有圭璋之潔。” 宋 蘇軾 《答曾學士啟》:“而況圭璋之質,近生閥閲之家,固宜首應寤寐之求,於以助成肅雍之化。” 王闓運 《瞿學士妻吳氏墓志銘》:“未貴而章,圭璋特美。”
(3).比喻朝廷有用的人才。 宋 王安石 《贈尚書吏部侍郎句公墓志銘》:“溫溫 句公 ,有美有相,不衒不求,卒為圭璋。”
吉器
古以祭祀為吉禮,故稱祭器為吉器。《儀禮·既夕》:“即牀而奠,當腢周吉器,若醴若酒,無巾柶。”
冥漠
(1).空無所有。 晉 陸機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悼繐帳之冥漠,怨西陵之茫茫。”《文選·顏延之<拜陵有作>》:“衣冠終冥漠,陵邑轉蔥青。” 劉良 註:“冥漠,虛無也。”
(2).謂死亡。 唐 杜甫 《九日》詩之三:“歡娛兩冥漠,西北有孤雲。” 仇兆鰲 註:“冥漠,謂 蘇 鄭 俱亡。” 元 王逢 《題馬洲書院》詩:“先輩俱冥漠,諸生罷講論。”
(3).指死者。 清 曾國藩 《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》:“寵彼冥漠,千禩馨香。”
(4).玄妙莫測。 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難顧道士夷夏論》:“夫鬼神之理,冥漠難明。” 宋 朱熹 《答張敬夫》:“此正是最切近處,最分明處,乃舍之;而談空於冥漠之間,其亦誤矣。” 清 曹寅 《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》詩:“此懷匪冥漠,持取問同情。”
(5).隱約,模糊。 明 袁宏道 《過靈峰》詩:“冥漠煙如醉,空濛日帶青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鴿異》:“月色冥漠,野壙蕭條。”
(6).猶靜寂。《梁書·昭明太子傳》:“即玄宮之冥漠,安神寢之清閟。”
(7).陰森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薩他泥濕伐羅國》:“一喪人身,三途冥漠。”
(8).指陰間。 宋 陳亮 《祭金伯清父文》:“謂冥漠之如在,想英靈之未遐。” 清 周亮工 《祭靖公弟文》:“凡此皆予哀痛之餘,強為思維,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,不知弟有以 * 否也。”
吟喔
(1) 有節奏地誦讀
曼聲吟喔
(2) 寫作詩詞;推敲詩句
執卷吟喔,搜尋殊苦
驢上吟喔。——宋· 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
摩撫
(1).用手撫摸;摩擦。 宋 王炎 《題唐人<浴兒圖>》詩:“有犬斕斒受摩撫,與人習熟無猜疑。” 明 唐順之 《暘公吳公傳》:“嘗侍上臥,至以肩倚上,或摩撫玉體。” 王統照 《攪天風雪夢牢騷》:“他說完這些話,把凍得紅紫的雙手摩撫著。”
(2).猶安撫。 宋 蘇軾 《次韻章傳道喜雨》:“應憐郡守老且愚,欲把瘡痍手摩撫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:“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,見後進中異常者必摩撫之。”《金史·雷淵傳》:“驕將悍卒倚外敵為重,自行臺以下皆摩撫之。”
形似
形式、外觀相似。 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下:“ 巫峽山 最嘉處,不問陰晴,常多雲氣,映帶飄拂,不可繪畫……余令畫史以小舠泛中流摹寫,始得形似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高青邱詩》:“ 李青蓮 詩從未有能學之者,惟 青邱 與之相上下,不惟形似,而且神似。” 郭沫若 《中國美術的展望》:“一切成品僅存依稀仿佛的形似而失去生命。”
枯松
(1).枯槁的老松。 唐 李白 《蜀道難》詩:“連峰去天不盈尺,枯松倒掛倚絶壁。” 唐 皇甫曾 《送著公歸越》詩:“石牀埋積雪,山路倒枯松。” 宋 黃庭堅 《次韻陳榮緒見寄之作》:“青草無風浪,枯松半死心。”
(2).形容遒勁有力如老松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平江韓子師侍郎見寄》之二:“交情尺素勤雙鯉,筆力枯松挽萬牛。”
雕鏤
(1).猶雕刻。《大戴禮記·哀公問於孔子》:“有成事,然後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。” 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:“枸櫞子,形如瓜……肉甚厚,白如蘿蔔。南中女工競取其肉雕鏤花鳥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故二·明熹宗》:“ 明熹宗 在宮中,好手製小樓閣,斧斤不去手,雕鏤精絶。” 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窗格雕鏤頗細,使人起柔膩之感。”
(2).指雕刻品。《新唐書·高宗紀》:“六月癸亥,禁宗戚獻纂組雕鏤。”
(3).比喻刻意修飾文辭。 五代 齊己 《覽延棲上人卷》詩:“今體雕鏤妙,古風研考精。” 明 袁宏道 《答董玄宰太史書》:“ 楚 中文體日敝,務為雕鏤,神情都失,賴宗匠力挽其頽。” 清 黃宗羲 《辭張郡侯請修郡志書》:“山林之文,流連光景,雕鏤酸苦。”
彫鏤:雕刻,刻鏤。《後漢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又御府、尚方、織室錦繡、冰紈、綺縠、金銀、珠玉、犀象、瑇瑁、彫鏤翫弄之物,皆絶不作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棧潛傳》:“今宮觀崇侈,彫鏤極妙,忘 有虞 之總期,思 殷辛 之瓊室。”《魏書·鐵弗昌傳》:“臺榭高大,飛閣相連,皆彫鏤圖畫,被以綺繡,飾以丹青,窮極文采。”
詩詞推薦
名句推薦
![詠漢玉輞頭原文_詠漢玉輞頭的賞析_古詩文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