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罵“皇興”-吳承恩
吳承恩(約 1500~1582),字汝忠,明代山陽(今江蘇淮安)人。被列為古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長篇章回神話小說《西遊記》就是他創作的。
吳承恩的父親吳銳原來是個小商人,幼時嗜書如命,常常站在課堂外面的窗戶底下偷聽講課,在店裡時常抱書吟喔,因此有人給他取個外號叫“吳痴子”。由於家庭生活困難,吳銳讀書未成,他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兒子身上,從小就教吳承恩讀書、寫字、畫畫。小承思天資聰慧,又肯用功學習,詩詞曲賦樣樣精通,還能寫一手好字,很小就以“神童”之名譽滿鄉里。
與老師和父親的願望恰恰相反,吳承恩對“四書”“五經”遠遠不如對野史稗言、故事傳說興趣大。平時父母給的零用錢,他全部積攢起來到市場上去買野史、筆記、小說之類的書籍看,還常常一個人躲到僻靜地方,讀得津津有味。有時忘記了吃飯,忘記了睡覺,急得父母到處找他。待找到他以後,發現又讀的是不“正經”的書,免不了一陣呵責。
吳承恩讀書如醉如痴,入迷著魔。把父親那種嗜書如命的脾性全部繼承了過來,鄰里鄉親看他一天從早到晚總是呆呆地讀書,因他父親吳痴子之名,便喊他“小痴子。”吳承恩全然不理會這些,仍然到處蒐集各種神奇的書看。
博覽群書,使吳承恩博學多才,因此鄉間百姓的結婚的喜頌、喪事的弔文、做壽的祝詞及節日的春聯多是請他寫,吳承恩也總是有求必應,寫得又快又好。
有一天,淮安的一個糧商叫張皇興的慕名前來請吳承恩,要他為“皇興糧行”寫一副祝頌的對聯。這位糧商平素欺行霸市,常常缺斤少兩,誰敢稍有不滿,他便橫鼻豎眼,拳打腳踢,當地民眾恨透了他。吳承恩也早就聽說了這個人,心裡種下了不滿的種子。他拿定主意用對聯來罵罵這位奸商,於是欣然應允,揮筆寫道: 皇興大糧行,慈夙楚城揚 橫聯是:去四首。
張皇興一看,喜不自勝,連連道謝,私下以為吳承恩是稱讚他以慈善為本,名揚鄉里呢,於是請裱糊匠裱好,恭恭敬敬地懸在中堂。他哪裡知道吳承恩捉弄了他。原來,如果按照橫批把上下聯前兩個字的部首去掉之後,正成了: 王八大糧行,心歹楚城揚 鄉親們暗中知道了底細,無不拍手稱快。
吳承恩雖有才華,但在科舉考試中屢遭挫折,嘉靖中補貢生,後來做了浙江長興縣的縣丞,正直的性格又使他看不慣官場中的欺詐作風,後來乾脆回家專心寫作,不再涉足黑暗的官場了。他的詩文輯入了《射陽山人存稿》,許多篇目都表現出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。據說他還撰有《禹鼎志》,但已散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