菑
拼音:zī
菑的古漢語意思
zī
①<動>開荒。《尚書•大浩》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②<名>初耕一年的地土。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宿秉停菑。”
zì
①<動>通“倳”。樹立;插入《周禮•考工記•輪人》:“察其菑蚤不齲,剛輪雖敝不匡。”
②<名>直立而枯死的樹木。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”
zāi
<名>通“災”。禍害;災害《詩經•大雅•生民》:“無菑無害。”
zī
①<動>開荒。《尚書•大浩》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②<名>初耕一年的地土。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宿秉停菑。”
zì
①<動>通“倳”。樹立;插入《周禮•考工記•輪人》:“察其菑蚤不齲,剛輪雖敝不匡。”
②<名>直立而枯死的樹木。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周公之狀,身如斷菑。”
zāi
<名>通“災”。禍害;災害《詩經•大雅•生民》:“無菑無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