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卷 第13頁
圖》、《山海經》、《博物志》、《四夷傳》、《大荒經》、《南越志》、《西域記》、《西壑傳》、《漢纂藥論》、《證俗方言》、《御覽》、《字府》,及九經、三史、諸子中遺漏要字,訓義解釋多有不載,必具言之。子細研窮究其巢穴,澄凝微思,鄭重詳思,輕重斯分,不令慁糅,緘之金篋,珍之寶之而已哉。寧辝阻險,敢不躬談,一訴愚心,克諧雅況,依次編記而不別番,其一字數訓,則執優而屍之,劣而副之,其有或假,不失元本。以四聲尋譯,冀覽者去疑,宿滯者害如也。又紐其脣、齒、喉、舌、牙,部仵而次之,有可紐不可行之,及古體有依約之,並采以爲證。庶無壅而昭其馮,起終五年,精成一部。前後緫加,四萬二千三百八十三言。仍篆隷石經,勒存正體,幸不譏繁。於時,歳次辛卯,天寶十載也。
論曰,《切韻》者,本乎四聲,紐以雙聲、疊韻。欲使文章麗,則韻調精明於古人耳。或人不達文性,便格於五音爲足。夫五音者,五行之響,八音之和,四聲閒迭,在其中矣。必以五音爲定,則參宮參羽,半徵半商,引字調音,各自有淸濁。若細分其條目,則令韻系繁碎,徒拘桎於文辝耳。
論曰,《切韻》者,本乎四聲,紐以雙聲、疊韻。欲使文章麗,則韻調精明於古人耳。或人不達文性,便格於五音爲足。夫五音者,五行之響,八音之和,四聲閒迭,在其中矣。必以五音爲定,則參宮參羽,半徵半商,引字調音,各自有淸濁。若細分其條目,則令韻系繁碎,徒拘桎於文辝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