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聲所施,突過同朝,奄忽棄蒼生,萬戶傷心摧砥柱; 愛我之深,養及一指,浮沉辜白望,幾時藉手報時知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洋聲所施,突過同朝,奄忽棄蒼生,萬戶傷心摧砥柱;
下聯:愛我之深,養及一指,浮沉辜白望,幾時藉手報時知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馮邦椿《挽彭玉麟聯》)

參考注釋

突過

(1).高出;超越。 唐 杜甫 《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》:“再聞誦新作,突過 黃初 詩。” 金一 《文學觀》:“一曰學説,諸子是也。其言皆史之支孽,各持一端,各欲以其術易天下,賢者或突過於儒,道、 墨 是也。”

(2).衝過。《金史·世戚傳·徒單思忠》:“一日,與姻戚公子出遊近郊,有醉人腰弓矢,策馬突過,諸公子怒,欲鞭之。”

同朝

(1).同僚。指同在朝廷任職者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大夫三月而葬,同朝畢至。”

(2).一同朝拜。 元 宮天挺 《范張雞黍》第二折:“願賢士早脫白衣,同朝帝闕。”

奄忽

(1) [suddenly;quickly;all of a sudden]∶忽然,突然

奄忽如神

(2) [die]∶指死去

臥蓐七年,自慮奄忽。——《後漢書·趙岐傳》

蒼生

(1).草木叢生之處。《書·益稷》:“帝光天之下,至於海隅蒼生。” 孔 傳:“光天之下,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,言所及廣遠。”

(2).指百姓。《文選·史岑<出師頌>》:“蒼生更始,朔風變律。” 劉良 註:“蒼生,百姓也。” 唐 杜甫 《行次昭陵》詩:“往者災猶降,蒼生喘未蘇。” 明 楊慎 《李光弼中潬之戰》:“儒者紙上之語,使之當國,豈不誤蒼生乎?” 鄒韜奮 《經歷》三二:“有害盡蒼生的黨,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。”

(3).罵落第秀才的話。 宋 無名氏 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三五出:“狀元真大才,衙門面向兩扇開。你還不曾會讀書,蒼生還相見,休要來。”

萬戶

(1).一萬戶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諸將以萬人若一郡降者,封萬戶。”亦指萬人。 宋 陳師道 《贈魏衍》詩之二:“寧須萬戶權輕重,不待千篇一已多。”

(2).萬家;萬室。萬,極言其多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張千門而立萬戶,順陰陽以開闔。” 唐 李白 《子夜吳歌》之三:“ 長安 一片月,萬戶擣衣聲。”

(3).官名。 金 初設定, 元 代相沿,為世襲官職。萬戶為“萬夫之長”,總領於中央的樞密院;駐於各路者,則分屬於行省。設萬戶府以統領千戶所,諸路萬戶府各設達魯花赤一員,萬戶一員。又有海道運糧萬戶府,設官與諸路萬戶府同。參閱《元史·百官志七》。

傷心

[grieve] 心裡非常痛苦

別為這事傷心

砥柱

[DiZhu,Mountain] 山名,位於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,形象像柱

一指

(1).一個指頭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養其一指,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,則為狼疾人也。”《後漢書·方術傳下·費長房》:“翁聞,笑而下樓,以一指提之而上,視器如一升許,而二人飲之終日不盡。” 宋 蘇轍 《御風辭》:“子輕如鴻毛,彼將以為千石之鐘;子細如一指,彼將以為十仞之墉。”

(2).一次指點,或一下指向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程材》:“直言一指,觸諱犯忌。”《晉書·苻生載記》:“先帝神矛一指,望旗冰解。”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周史上》:“天戈一指士爭奮,鼠竄狼奔返 晉陽 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那店主人往外一指,説:‘那不是他們腳上的夥計們回來了?’”

(3).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天地一指也,萬物一馬也。”此謂天下雖大,一指可以蔽之;萬物雖多,一馬可以理盡,故無是無非。後因以“一指”為齊是非得失之典實。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聞至人之休風兮,齊天地於一指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廣譬》:“若夫通精元一,合契造化,混盈虛以同條,齊得失於一指者,愛惡未始有所繫,窮通足以滑和。”參見“ 一指馬 ”。

(4).一個宗旨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君者,論一相,陳一法,明一指。”

浮沉

[oscillate;drift along] 在水中時而浮起,時而沉下,指隨波逐流,也比喻盛衰,升降

山河破碎風飄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

白望

(1).虛名。《晉書·陳頵傳》:“中華所以傾弊,四海所以土崩者,正以取才失所,先白望而後實事。”《資治通鑑·晉元帝太興元年》:“選官用人,不料實德,惟在白望。”

(2). 唐 代宮市宦者派在市場的採辦人員。因他們於市中左右望,白取民物,故人稱“白望”。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二》:“置白望數百人於兩市並要鬧坊,閲人所賣物,但稱宮市,即歛手付與。”《新唐書·張建封傳》:“是時,宦者主宮市,置數十百人閲物廛左,謂之‘白望’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朝天行》:“大夫言斡天關迴,黃門白望顏色死。” 清 趙翼 《風氣》詩:“白望興無賴,朱提妬有餘。”

(3).狗名。《西京雜記》卷四:“狗則有脩毫、釐睫、白望、青曹之名。”

幾時

[when;what time] 什麼時候,哪一天

你幾時來

藉手

猶藉助。借人之手以為己助。《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:“凡我同盟,小國有罪,大國致討,苟有以藉手,鮮不赦宥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魯肅傳》“目使之去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《吳書》:“今﹝ 劉備 ﹞已藉手於西州矣,又欲翦並 荊州 之土,斯蓋凡夫所不忍行,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!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乞丐尋夫》:“畫取真容聊藉手,逢人將此免哀求。”

報時

[announce the hour;give the correct time] 報告準確的時間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