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者正也一正能開眾正傳無欲正印永端政事 仁者人也眾人元屬一人提有覺人宸廣播仁風

書院

對聯全文

上聯:政者正也一正能開眾正傳無欲正印永端政事
下聯:仁者人也眾人元屬一人提有覺人宸廣播仁風

對聯備註:

(許子偉題海南玉陽書院)

參考注釋

一正

(1).謂統一法度政令。《商君書·算地》:“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,立官貴爵以稱之,論榮舉功以任之,則是上下之稱平。”

(2).猶言一匡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書虛》:“ 桓公 九合諸侯,一正天下,道之以德,將之以威。”

(3).一經端正。 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下:“主宰一正,則發竅於目,自無非禮之視;發竅於耳,自無非禮之聽;發竅於口與四肢,自無非禮之言動,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。”

正傳

[subject] 長篇小說的正文部分,說書中的主要故事情節

閒言不表,書歸正傳

正印

(1).猶正宗。 宋 王邁 《代通舶使啟》:“追 河閒 於千載,後得禮樂之盛,心夢 太白 於三生前,傳文章之正印。”

(2). 明 制,某些重要官職(如御史)鑄有二印。其一為職官本人掌管,謂之“副印”;其一藏於內府,謂之“正印”。有事則受“正印”而出,復命時則仍上交朝廷。 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 鄭克塽 降日。奏繳 延平王 冊一付, 延平王 印一顆,招討大將軍正印一顆,副印一顆,蓋副印用以隨帶軍前者。”參閱《明史·輿服志四》。

(3).正方形的官印。 清 制,自布政使至知州、知縣等各級地方長官均用正印,故府州縣官又稱正印或正印官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回:“既然有路子,為什么不過班做知縣,到底是正印。”

政事

[government affairs] 政府施政的事務

過問政事

仁者

(1).有德行的人。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《詩》曰:‘柔亦不茹,剛亦不吐。不侮矜寡,不畏彊御。’唯仁者能之。”《論語·子罕》:“ 子 曰:‘知者不惑,仁者不憂。’”《墨子·節葬》:“仁者之為天下度也,辟之,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。”《南史·孔靈符傳》:“夫題里逆心而仁者不入。” 宋 石延年 《曹太尉西師》詩:“仁者雖無敵,王師尚有徵。”

(2).有恩情的人。《禮記·喪服四制》:“比終茲三節者,仁者可以觀其愛焉,知者可以觀其理焉,強者可以觀其志焉。” 鄭玄 註:“仁,有恩者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孝子居喪,性有仁恩則居喪思慕,可以觀其知愛親也,若不愛親,則非仁恩也。”

(3).佛教語。對人的尊稱。《大日經疏》卷四:“梵音爾儞,名為仁者。”《法華經·序品》:“四眾龍神,瞻察仁者。”

人元

夏 歷的歲首。亦借指夏曆。元,歲之始。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蓋聞《尚書》‘五曰考終命’,言大運壹終,更紀天元人元,考文正理,推歷定紀,數如甲子也。”《後漢書·陳寵傳》:“ 寵 奏曰:‘夫冬至之節,陽氣始萌,故十一月有蘭、射干、芸、荔之應……天以為正, 周 以為春。十二月陽氣上通,雉雊雞乳,地以為正, 殷 以為春。十三月陽氣已至。天地已交,萬物皆出,蟄蟲始振,人以為正, 夏 以為春。三微成著,以通三統。 周 以天元, 殷 以地元, 夏 以人元。’” 李賢 註:“十三月今正月也,天子迎春東郊,陰陽交合,萬物皆出於地,人始初見,故曰‘人以為正, 夏 以為歲首’也。”

一人

(1).古代稱天子。亦為天子自稱。《書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,萬邦以貞。” 孔 傳:“一人,天子。”《書·湯誥》:“王曰:‘嗟爾萬方有眾,明聽予一人誥。’” 孔 傳:“天子自稱曰予一人。” 漢 班固 《bai7虎通·號》:“王者自謂一人者,謙也,欲言己材能當一人耳。故《論語》曰:‘百姓有過,在予一人。’臣謂之一人何?亦所以尊王者也,以天下之大,四海之內,所共尊者一人耳。故《尚書》曰:‘不施予一人。’” 宋 王禹偁 《待漏院記》:“況夙興夜寐,以事一人,卿大夫猶然,況宰相乎?” 明 唐寅 《嘉靖改元元旦作》詩:“一人正位山河定,萬國朝元日月明。”

(2).一個人。《詩·鄭風·野有蔓草》:“有美一人,清揚婉兮。” 漢 枚乘 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一人炊之,百人揚之,無益也。” 明 李贄 《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》:“然則今日之是非,謂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,可也。”

(3).猶一體。《禮記·禮運》:“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,以中國為一人者,非意之也。”

(4).謂使全國之人齊心協力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故非有一人之道也,直將巧繁拜請而畏事之,則不足以持國安身,故明君不道也。” 楊倞 註:“謂不能齊一其人,同力以拒大國也。”

廣播

(1) [broadcast]∶利用無線電或電視信號對大眾傳播

每個小時準點廣播訊息

(2) [widely spread]∶廣泛播揚,廣泛傳播

廣購革命書報,任人自由閱看,以廣播革命思想

仁風

(1).形容恩澤如風之流布。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或地方長官的德政。 晉 潘岳 《為賈謐作贈陸機》詩:“大 晉 統天,仁風遐揚。”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“功烈光於四海,仁風行於千載。” 清 方文 《李明府祈雨有應鐫詩於壁屬予和之》:“況有詩題石,仁風扇薜蘿。”

(2).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江山遼落,居然萬里之勢” 劉孝標 注引《續晉陽秋》:“太傅 謝安 賞 宏 機捷辯速,自吏部郎出為 東陽郡 ,乃祖之於 冶亭 ,時賢皆集。 安 欲卒迫試之,執手將別,顧左右,取一扇而贈之。 宏 應聲答曰:‘輒當奉揚仁風,慰彼黎庶。’合坐嘆其要捷。”後因以“仁風”為扇子的代稱。 宋 胡繼宗 《書言故事·器物》:“扇曰仁風。”參閱《晉書·文苑傳·袁宏》。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