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趣愜宸衷題壁尚留飛白字 太虛空俗障披襟時對蔚蘭天

名勝蘇州12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真趣愜宸衷題壁尚留飛白字
下聯:太虛空俗障披襟時對蔚蘭天

對聯備註:

(蘇州:獅子林真趣亭)

參考注釋

真趣

真正的意趣、旨趣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殷仲文<興矚>》:“晨游任所萃,悠悠藴真趣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呂公初示古詩一編因以短歌答之》:“上有致君卻敵之良策,下有逍遙傲世之真趣。” 清 史震林 《西青散記》卷二:“ 霞村 詩,意境幽恬,善發真趣。”

宸衷

(1).帝王的心意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瑞石像銘》:“泛彼遼碣,瑞我國東,有符皇德,乃眷宸衷,就言鷲室,棲誠梵宮。”《舊唐書·楊發傳》:“禮之疑者,決在宸衷。” 明 張居正 《辛未會試程策》:“此其心皆體國,而所見各殊,惟折以宸衷,則眾論一矣。”

(2).偶沿用於國家最高領導。《五四愛國運動資料·學界風潮記下》:“伏願我大總統、總理宸衷之斷,即頒明令斥免 曹 章 等。”

題壁

(1) [write on the wall]∶在牆壁上題詩、寫字

(2) [words or verse written on the wall]∶寫在牆上的文字或詩句

飛白

(1).亦作“ 飛白書 ”。一種特殊書法。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 ,匠人用刷bai7粉的帚寫字, 蔡邕 見後,歸作“飛白書”。這種書法,筆畫中絲絲露白,像枯筆所寫。 漢 魏 宮闕題字,曾廣泛採用。 唐 張懷瓘 《書斷》上:“飛白者, 後漢 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。 王隱 、 王愔 並云:飛白變楷製也。本是宮殿題署,勢既徑丈,字宜輕微不滿,名為飛白。” 唐 李綽 《尚書故實》:“飛白書始於 蔡邕 ,在 鴻門 見匠人施堊箒,遂創意焉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中:“ 梁武帝 造寺,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‘蕭’字,至今‘蕭’字存焉。” 清 趙翼 《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》詩:“焚黃詔特榮先壟,飛白書應起賜樓。”

(2).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巧藝》:“ 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,欲圖 殷荊州 。 殷 曰:‘我形惡,不煩耳。’ 顧 曰:‘明府正為眼爾,但明點童子,飛白拂其上,使如輕雲之蔽日。’”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一:“ 仁宗 萬機之暇,無所翫好,惟親翰墨,而飛白尤為神妙。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,而點最難工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戲題萬戶部小像》詩:“ 荊州 恰好添飛白, 子夏 何妨戴小冠。”

(3).修辭學上辭格之一。白,指“白字”,“飛白”就是故意寫白字。是明知其錯而有意仿效的一種修辭方法。

太虛

(1) [heaven]∶天,天空

(2) [the great void;the universe]∶古代哲學概念,指宇宙的原始的實體氣

披襟
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國 楚 宋玉 《風賦》:“有風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之曰:‘快哉此風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:“一曲《塗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。”
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。”
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相與。《晉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。”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盧五丈參謀琚》詩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。” 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:“所願故鄉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。”

對蔚

林木茂盛貌。《後漢書·馬融傳》:“豐彤對蔚,崟頟槮爽。” 李賢 註:“並林木貌也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