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翠蔚雲霞飛來靈鷲 懸流戛金石響答迦陵

名勝香山乾隆9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積翠蔚雲霞飛來靈鷲
下聯:懸流戛金石響答迦陵

對聯備註:

(香山:乾隆題梵香寺,位於閱武樓西南)

參考注釋

積翠

(1).翠色重迭。形容草木繁茂。《文選·顏延之<應詔觀北湖田收詩>》:“攢素既森藹,積翠亦蔥芊。” 張銑 註:“松柏重布,故云積翠。” 唐 杜甫 《玉台觀》詩之一:“中天積翠玉臺遙,上帝高居絳節朝。” 宋 范成大 《謁南嶽》詩:“濃嵐忽飄蕩,積翠浮雲端。” 清 金農 《宿焦山》詩:“縹緲松寥山,積翠下無路。”

(2).指青山。 唐 黃滔 《融結為河嶽賦》:“吾欲炭鞴陰陽,鑪燃天地,鼓將邐迤之濬谷,寫破連延之積翠。”

(3).指春季。 唐 劉長卿 《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》詩:“積翠下 京口 ,歸潮落山根。”

雲霞

[rosy clouds] 彩雲和彩霞

雲霞明滅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

靈鷲

(1).山名。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,梵名 耆闍崛 。山中多鷲,故名。或雲山形像鷲頭而得名。 如來在此講《法華》等經,故佛教以為聖地。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。《古詩類苑》卷一○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《游石門》詩序:“ 靈鷲 邈矣,荒途日隔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欽鹿野之華苑,羨 靈鷲 之名山。”自註:“ 靈鷲山 ,説《般若法華》處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送義舟師卻還黔南》詩:“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,卻將山屐上丹梯。” 清 譚嗣同 《怪石歌》:“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,月黑深林歗猨狖。”

(2).山名。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。傳說由 印度 飛來。 宋 蘇軾 《祭柳子玉文》:“頃在 錢塘 ,惠然我覯,相從半歲,日飲醇酎,朝游 南屏 ,莫宿 靈鷲 。” 金 元好問 《雲峽》詩:“飛墮不嫌 靈鷲 小,奇探已覺 太湖 空。” 清 厲鶚 《西林過滿月精舍》詩:“秋蟾圓幾夕, 靈鷲 約同登。”

(3).山名。在 廣東 曲江 北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溱水》:“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。山本名 虎羣山 ,亦曰 虎市山 ,以虎多暴故也。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,猛虎遠跡,蓋 律 仁感所致,因改曰 靈鷲山 。”

(4).山名。在 江西 上饒 東南。一名 靈山 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西三·廣信府》:“ 靈山 ,府西北六十里,一名 靈鷲山 。道書第三十三福地,實郡之鎮山也。”

(5).峰名。在 山西 五台山 中台 之東南,亦稱 菩薩頂 。峰有 真容院 ,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。 清 陳夢雷 《擬游五台山不果》詩:“勢控 太行 蟠巨鎮,派分 靈鷲 落曇花。”

懸流

從高處xia1注的水流。多指瀑布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淵客築室於巖底,鮫人構館於懸流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潧水》:“ 潧水 又南,懸流奔壑,崩注丈餘,其下積水成潭。” 唐 駱賓王 《宿山莊》詩:“林虛宿斷霧,磴險掛懸流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河漕·呂梁洪》:“ 孔子 觀瀾處,稱為懸流三千仞,流沫四十里者,即其地也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鈔·杭嘉水路古今不同》:“ 唐 以前,自 杭 至 嘉 ,皆懸流。”

金石

[metal and stone] 金屬和石頭,比喻堅固東西

鍥而不捨,金石可鏤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

響答

回響;應答。 唐 韓愈 《祭裴太常文》:“至乎公卿冠昏,士庶喪祭,疑皆響答,問必實歸。” 宋 葉適 《終論六》:“使 關 洛 事濟,四方響答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小翠》:“公疑其相譏,慚顏唯唯,不甚響答。”

迦陵

“ 迦陵頻伽 ”的省稱。 唐 元稹 《度門寺》詩:“佛語迦陵説,僧行猛虎從。” 唐 劉商 《詠雙開蓮花》:“西方采畫迦陵鳥,早晚雙飛池上來。” 宋 鹹輝 《<首楞嚴經>義海》卷二:“迦陵仙音,徧十方界。” 葉玉森 《印度故宮詞》:“啼春夜夜迦陵苦,望帝年年孔雀冤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