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二百年厚澤深仁,之死靡他,聽東海怒潮,同懷悲憤; 合十四縣忠魂毅魄,昭茲來許,酌西湖明水,共薦馨香。

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荷二百年厚澤深仁,之死靡他,聽東海怒潮,同懷悲憤;
下聯:合十四縣忠魂毅魄,昭茲來許,酌西湖明水,共薦馨香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左宗棠《昭忠祠聯》)

參考注釋

百年

(1) [in a century;centenary;centennial;a hundred years]∶指很多年

百年老屋,塵泥滲漉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
百年大計

(2) [lifetime]∶指人的一生;一輩

百年之後,即死了以後

厚澤

深厚的恩澤。《南史·張沖傳》:“下官雖未荷朝廷深恩,實蒙先帝厚澤。” 唐 虞世南 《奉和幸江都應詔》詩:“鴻私浹幽遠,厚澤潤凋枯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二·劉富川》:“國家深仁厚澤,培養臣工三十餘年。”

之死靡他

同“ 之死靡它 ”。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一言革面,願比家奴,之死靡他。” 明 李贄 《崑崙奴》:“忠臣俠忠,則扶顛持危,九死不悔;志士俠義,則臨難自奮,之死靡他。” 清 伍觀瀾 《西炮台行為提督張公作》詩:“又不見 張公 鏖戰暮及晡,之死靡他期捐軀!”

東海

(1) [The East China Sea]∶亞洲東部邊緣海,西接中國大陸,北連黃海,南接南海,面積77萬平方公里,平均深度370米,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

(2) [sea in the east]∶泛指東方的大海

怒潮

[angry tide] 迅急、洶湧的浪潮(多比喻聲勢龐大的反抗運動)

罷工怒潮席捲全國

同懷

(1).同心。指情投意合。 晉 陸機 《為顧彥先贈婦》詩之一:“脩身悼憂苦,感念同懷子。” 晉 陸雲 《為顧彥先贈婦往返》詩之一:“彼美同懷子,非爾誰為心。”

(2).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石門最高頂》詩:“惜無同懷客,共登青雲梯。” 唐 賈至 《閒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》詩:“我有同懷友,各在天一方。” 宋 朱熹 《和劉叔通懷遊子蒙之韻》:“病餘我更無憀賴,勉為同懷一賦詩。”

(3).謂同胞兄弟姐妹。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科第·武科》:“﹝ 胡 某四子﹞以同懷四人而俱中武進士,大 江 以南所罕見者也。” 清 陳裴之 《湘煙小錄·瑞蘭雪涕拜題》:“余家同懷十人,惟 紫妹 最幼最美最才最賢。” 清 毛祥麟 《對山餘墨·石珻》:“妾同懷姊妹三人。”

悲憤

[grief and indignation] 悲痛憤怒

悲憤填膺

合十

原為 印度 的一般敬禮,佛教徒亦沿用。兩手當胸,十指相合。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四》:“明公 恕齋 ,嘗為 獻縣 令,良吏也。官 太平府 時,有疑獄,易服自察訪之,偶憇小菴,僧年八十餘矣,見公合十肅立。” 魯迅 《<且介亭雜文末編>附集·我的第一個師父》:“善男信女們也個個‘合十讚嘆,歡喜布施,頂禮而散’了。” 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六:“這佛像有二尺來高,金光閃閃,滿臉堆笑,雙手合十,瞅著人間。”參見“ 合掌 ”。

四縣

古時鐘磬之類樂器懸掛的形式,按身份地位定等次,天子最尊,四面懸樂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胥》“正樂縣之位,王宮縣,諸侯軒縣,卿大夫判縣,士特縣,辨其聲”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云:“宮縣,四面縣,軒縣去其一面,判縣又去其一面,特縣又去其一面。四面象宮室四面有牆,故謂之宮縣。”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高張四縣,樂充宮廷。” 顏師古 註:“ 晉灼 曰:‘四縣,樂四縣也。天zi6宮縣。’謂設宮縣而高張之。縣,古懸字。”《宋書·樂志一》:“ 元康 中, 荀藩 受詔成父 勗 業,金石四縣,用之郊廟。”

忠魂

[loyal soul] 忠勇志士的英魂

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。——mao66東《答李淑一》

毅魄

猶英靈。語出《楚辭·九歌·國殤》:“身既死兮神以靈,魂魄毅兮為鬼雄!” 清 黃景仁 《東阿項羽墓》詩:“昔奠絮酒 烏江 頭,知君毅魄羞江流。” 清 丘逢甲 《夏夜追話舊事》詩:“如聞 鹿耳 鯤身 畔,毅魄三更哭義旗。” 郭沫若 《由葛錄亞想到夏完淳》:“束髮從軍,死為毅魄。”

來許

後進;後輩。《詩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茲來許,繩其祖武。” 毛 傳:“許,進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‘昭茲來許’,猶上章‘昭哉嗣服’也,詩五章皆首尾相承,此特易字以協下韻,哉與茲聲同。來,猶後也。後,猶嗣也。來許,猶雲後進。” 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勝·藥王廟》:“今雖莫詳其處,尚有存圖,以示來許。”

西湖

[the West Lake] 湖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區以西,三面環山(有南高峰、北高峰、玉皇山等),周長15公里,被孤山、白堤、蘇堤分隔為外西湖、里西湖、後西湖、小南湖和岳湖

明水

古代祭祀所用的淨水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鑑取明水於月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竊意取明水,止是用鑑承露。”《逸周書·克殷》:“ 毛叔鄭 奉明水。” 朱右曾 校釋:“明水,元酒,取陰陽之潔氣也。” 唐 韓愈 《明水賦》:“如得其宜,明水之薦斯在。” 宋 葉適 《祭徐靈淵文》:“念子少時,獨負奇意;方諸擎空,明水自至。” 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西學》:“陽燧取明火於日,方諸取明水於月,則格物有自來矣。”

馨香

(1) [fragrance]∶芳香。比喻德化遠播

(2) [smell of burning incense]∶燒香的香味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