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觀記開元蕃衍龍門宗派遠 移宮逢同治遙臨鶴馭赤城高

名勝青城山12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還觀記開元蕃衍龍門宗派遠
下聯:移宮逢同治遙臨鶴馭赤城高

對聯備註:

(青城山:天師洞曲徑通幽)

參考注釋

還觀

仔細觀察。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 行父 還觀 莒僕 ,莫可則也。” 楊伯峻 註:“ 杜 注云:‘還,猶周旋也。’則還觀為徧觀、細審之意。”

開元

[kai yuan] 唐玄宗李隆基年號(713—741)

開元天寶之際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
蕃衍

[increase gradually in number or quantity] 遂漸增多或增廣

龍門

[the east city gate of the capital of Chu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475-221 B.C.] 楚國都城郢城(現在在湖北省江陵縣西北)的東門

宗派

(1) [faction;sect]∶文藝、學術、宗教、政治等方面的派別

(2) [sect]∶宗教的支派

移宮

明 季三大案之一。 泰昌 元年, 光宗 死, 熹宗 當立。 熹宗 撫養者 光宗 之寵妃 李選侍 與心腹宦官 魏忠賢 ,意欲借 熹宗 年幼而專權,遂占據 乾清宮 不出。朝臣 劉一燝 、 周嘉謨 及 楊漣 、 左光斗 等力主不使 李 與 熹宗 同居一宮,迫使 李 遷移至 噦鸞宮 ,然後舉行即位儀式。史稱移宮之案。《明史·熹宗紀》:“時選侍 李氏 居 乾清宮 ,吏部尚書 周嘉謨 等及御史 左光斗 疏請選侍移宮,御史 王安舜 疏論 李可灼 進葯之誤,‘紅丸’‘移宮’二案自是起。” 清 陳睿思 《閱三朝要典》詩:“紅丸梃擊連移宮,三案手翻亂廷平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六:“今所傳三大案,惟‘移宮’略有關係。”

同治

治理方法相同。《通典·刑六》:“ 禹 承 舜 禪,與 堯 同治,必不釋二聖而遠則兇頑,固可知矣。”

鶴馭

(1).太子的車乘。借指太子。 唐 白居易 《寄李相公崔侍郎錢舍人》詩:“曾陪鶴馭兩三仙,親侍龍輿四五年。”

(2).指仙人。傳說成仙得道者多騎鶴,故名。 唐 吳融 《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》:“鶴馭已從煙際下,鳳膏還向月中焚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緱山置酒》詩:“人言 王子喬 ,鶴馭此上賓。” 明 宋濂 《皇仙引》:“鶴馭遙空不可攀,繡扆斜張香夢懶。”

(3).死的諱稱。 唐 趙嘏 《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》詩:“鶴馭迴飄雲雨外, 蘭亭 不在管弦中。” 元 王惲 《蕭徵君哀詞》之二:“鶴馭不來塵世隔,芙蓉城闕月茫茫。”

赤城

(1).指帝王宮城,因城牆紅色,故稱。 唐 王勃 《臨高台》詩:“赤城映朝日,緑樹搖春風。”

(2).山名。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。在 浙江省 天台縣 北,為 天台山 南門。《文選·孫綽〈游天台山賦〉》:“ 赤城 霞舉而建標。” 李善 註:“ 支遁 《天台山銘序》曰:‘往 天台 ,當由 赤城山 為道徑。’ 孔靈符 《會稽記》曰:‘ 赤城 ,山名,色皆赤,狀似雲霞。’” 唐 李白 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:“ 天姥 連天向天橫,勢撥五嶽掩 赤城 。” 王琦 註:“《太平廣記》:‘ 章安縣 西有 赤城山 ,周三十里。一峰特高,可三百餘丈。’《海録碎事》:‘ 顧野王 《輿地誌》云: 赤城山 有赤石羅列,長里餘,遙望似赤城。’” 清 朱彝尊 《羅浮屈五過訪》詩:“況今天地多戰爭, 赤城 華頂 風煙驚。”(2)在 四川省 灌縣 西南。又名 青城山 。 宋 陸游 《將之榮州取道青城》詩:“倚天山作海濤傾,看遍人間兩 赤城 。”自註:“ 青城山 ,一名 赤城 。”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四川一·山川險要》:“﹝ 青城山 ﹞一名 赤城山 , 杜光庭 記:‘山高三千六百丈,周匝一百五十里, 蜀 山之望也。’”

(3).傳說中的仙境。 北周 庾信 《奉答賜酒》詩:“仙童下 赤城 ,仙酒餉 王平 。” 倪璠 注引《神仙傳》:“ 茅蒙 ,字 初成 ,乃於 華山 之中乘雲駕龍,向日昇天,歌曰:‘神仙得者 茅初成 ,駕龍上昇入泰清,時下玄洲戲 赤城 。’” 唐 陳子昂 《修竹篇》:“攜手登白日,遠遊戲 赤城 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