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壁倚長城,論犁庭掃穴之功,廿載前盡洗蠻煙,悵望石頭懷謝傅; 一官臨大海,正內修外攘之候,五部州互相蠶食,那堪江左失夷吾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半壁倚長城,論犁庭掃穴之功,廿載前盡洗蠻煙,悵望石頭懷謝傅;
下聯:一官臨大海,正內修外攘之候,五部州互相蠶食,那堪江左失夷吾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聶緝規《挽曾國荃聯》)

參考注釋

半壁

(1) [half of the wall (cliff)]

(2) 指朝東的半面山崖

半壁見海日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遊天姥吟留別》

(3) 半邊

我那岳伯父拼身捨命與金人撕殺,才保全得半壁江山。——《說岳全傳》

長城

(1) [the Great Wall]∶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,西起甘肅嘉峪關,東到河北山海關,全長6700公里。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,聯結戰國時燕、趙、秦之城並延長,始成長城。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,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象徵

(2) [impregnable bulwark]∶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

把我們的血肉,築成我們新的長城

犁庭掃穴

庭:龍庭,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處所,也是匈奴統治者的軍政中心。犁平敵人的大本營,掃蕩他的巢穴。比喻徹底摧毀敵方。

蠻煙

(1).指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山林中的瘴氣。 宋 張詠 《舟次辰陽》詩:「村連古洞蠻煙合,地落秋畬 楚 俗懽。」 元 柯丹丘 《荊釵記·團圓》:「為參 万俟 丞相,招贅不從,反生惡意,將吾拘繫,奏官里,一時改調蠻煙地,要陷我身軀。」 清 龔賢 《扁舟》詩:「人語蠻煙外,鷄鳴海色中。」

(2).特指外來的鴉片煙。 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台眺月有作》詩:「蠻煙一掃海如鏡,清氣長此留炎州。」

悵望

惆悵看望或想望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新亭渚別范零陵》詩:「停驂我悵望,輟棹子夷猶。」 唐 杜甫 《詠懷古蹟》之二:「悵望千秋一灑淚,蕭條異代不同時。」 元 薩都剌 《滿江紅·金陵懷古》詞:「六代繁華,春去也,更無訊息。空悵望,山川形勝,已非疇昔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五十回:「卻説 唐僧 坐在圈子裡,等待多時,不見 行者 回來,欠身悵望道:『這猴子往那裡化齋去了?』」 郭沫若 《北伐途次》二九:「在那高坡上立著悵望的時候,有一群 日本 的新聞記者也走了來,其中有幾個是我在 漢口 認識的。」

石頭

(1) [stone]∶ 大小、形狀不定的礦物質凝結物;岩石

滾下山的石頭

(2) [stone city]∶石頭城,今之南京

謝傅

見「 謝太傅 」。

大海

[open sea] 外海,並不封閉在海岬之間或不包括在海峽之內的那部分海洋

內修外攘

對內整治國政,對外抵禦敵人。修亦作「 脩 」。 宋 胡錡 《擬力田詔》:「顧惟禮耕義種之賢,足副內修外攘之志。」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「觀於《垂拱》《奏札》二篇及《戊午讜議序》,反復以天經地義內脩外攘不可逆為言。」

五部

(1).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《史記·曆書》:「蓋聞昔者 黃帝 合而不死,名察度驗,定清濁,起五部,建氣物分數。」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:「五部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。」《隋書·律曆志中》:「洎乎 炎帝 分八節, 軒轅 建五部。」

(2).指古代 高句驪國 消奴 、 絕奴 、 順奴 、 灌奴 、 桂婁 五個部族。見《後漢書·東夷傳·高句驪》。亦泛指 高句驪國 。 唐 楊炯 《右將軍魏哲神道碑》:「威振六官,風揚五部。」

(3).中醫指額、頦、鼻、左腮、右腮。《醫宗金鑒·幼科雜病心法要訣·四診總括》:「欲識小兒百病原,先從面部色詳觀,五部五色應五臟,誠中形外理昭然。」註:「五部者,額屬心,頦屬腎,鼻屬脾,左腮屬肝,右腮屬肺也。」

互相

[mutual]彼此

互相攻擊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
互相吞併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
互相軒邈。——吳均《與朱元思書》

互相的愛慕

蠶食

[nibble away up;encroach] 比喻侵吞他國土地如蠶之食葉

那堪

1.怎堪;怎能禁受。 2.猶言兼之;何況。

江左

[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] 古時在地理上以東,為左,江左也叫“江東”,指長江下游南岸地區,也指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各朝統治的全部地區

偏安江左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