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禮備儒宗,步武橫經,撰杖一時推伏勝; 英髦培後進,淵源述德,捧輿今日有陳群。

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恩禮備儒宗,步武橫經,撰杖一時推伏勝;
下聯:英髦培後進,淵源述德,捧輿今日有陳群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周家祿《賀沈珠重遊泮水》)

參考注釋

恩禮

舊謂尊上對下的禮遇。《後漢書·魯恭傳》:「數召讌見,問以得失,賞賜恩禮寵異焉。」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一:「 真宗 好文,初待 大年 眷顧無比,晚年恩禮漸衰。」 清 吳敏樹 《先考行狀》:「府君待諸孤弟,尤有恩禮。」

儒宗

儒者的宗師。 漢 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。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贊》:「 叔孫通 希世度務,制禮進退,與時變化,卒為 漢 家儒宗。」《漢書·蕭望之傳贊》:「 望之 堂堂,折而不橈,身為儒宗,有輔佐之能,近古社稷臣也。」 宋 王安石 《上邵學士書》:「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。」 清 葉廷琯 《吹網錄·石林公著作存佚考》:「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,研求經義,撰述辭章,蔚為一代儒宗文伯。」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「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,粹然成為儒宗。」

步武

(1).很短的距離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夫目之察度也,不過步武尺寸之間。」 韋昭 註:「六尺為步, 賈君 以半步為武。」《後漢書·臧洪傳》:「相去步武,而趨舍異規。」

(2).腳步。 宋 陸游 《道室雜詠》之一:「豈但煙霄隨步武,故應冰雪換形容。」 郁達夫 《釣台的春晝》:「我於感謝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後,重整步武,再摸上山去。」 徐遲 《鳳翔》:「前方捷報頻傳,解放軍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邊疆。」

(3).跟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模仿、效法。 唐 柳宗元 《為韋京兆作祭杜河中文》:「分命邦畿,步武獲陪。」

橫經

橫陳經籍。指受業或讀書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·儒學》:「橫經者比肩,擁箒者繼足。」 唐 李白 《上安州裴長史書》:「常橫經籍書,製作不倦,迄於今三十春矣。」 明 李東陽 《遣兒兆先入學以詩示之》:「要知西塾橫經地,不盡重闈屬纊情。」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「乃 漢成 三千, 貞觀 萬室,不聞女士得列橫經,何聽其落英隱秀,擯不與人相齒耶!」

撰杖

(1).見「 撰杖捧履 」。

(2).執教。 唐 楊炯 《從弟去盈墓志銘》:「自攝齊東序,撰杖西膠,推 宰我 之能言,貴 顏回 之有德。」 清 曾國藩 《<歐陽生文集>序》:「昔時 姚先生 撰杖都講之所,今為犬羊窟宅,深固而不可拔。」

一時

(1) [period of time]∶一個時期

此一時彼一時

一時多少豪傑。——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
(2) [for a sort while;temporary;momentary]∶短時間

一時半刻

一時紉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
一時從者千人。——清·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
(3) [at the same time]∶同一時候。

一時收禽(一時:同時。禽:通“擒”。收禽:逮捕奸黨)。——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

一時皆下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
一時齊發,眾妙畢備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

(4) [a little while]∶一些時候

攻一時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
推伏

同「 推服 」。《晉書·劉毅傳》:「 毅 剛猛沉斷,而專肆很愎,與 劉裕 協成大業,而功居其次,深自矜伐,不相推伏。」 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「雋朗有詞藻,迥然不羣,深為時輩推伏。」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海敘不遇》:「﹝ 閔生 ﹞有《漁腹誌》一篇, 棨 尤所推伏。」

英髦

亦作「 英旄 」。俊秀傑出的人。 漢 枚乘 《柳賦》:「儁乂英旄,列襟聯袍。」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辨命論》:「昔之玉質金相,英髦秀達,皆擯斥於當年。」 宋 歐陽修 《齋宮尚有殘雪思作學士時攝事於此有感》詩之三:「兩京平日接英髦,不獨詩豪酒亦豪。」 清 唐孫華 《送門人時期五貢入太學》詩:「徵書忽下選英髦,鷺羽西雍飛始振。」

後進

(1) [backward;laggard;those who lag behind]∶進步比較慢、水平比較低的人或集體

見後進就幫

(2) [less advanced]∶學識或資歷較淺的人

喜誘益後進。——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

(3) [descendants] 後輩

新舊一體,僑學兼顧,尊重前輩,培養後進

淵源

[source;origin] 源流,本原

測其淵源,覽其清濁,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。——《三國志·管寧傳》

事物淵源

今日

(1).本日;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「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」 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「今日有書至。」《水滸傳》第四五回:「 楊雄 道:『兄弟何故今日見外?有的話,但説不妨。』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「 華忠 説:『今日趕不到的;他連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來。』」

(2).目前;現在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五年》:「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」 唐 駱賓王 《為徐敬業討武曌檄》:「請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?」 清 黃遵憲 《台灣行》:「今日之政民為主,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!」 丁玲 《韋護》第一章:「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、有智識婦女。」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