謫宦獨攀髯,拄厲叔身殉敖公,應判一忠與一懟; 罪言能悟主,安金藏死明太子,堪悲同志不同生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謫宦獨攀髯,拄厲叔身殉敖公,應判一忠與一懟;
下聯:罪言能悟主,安金藏死明太子,堪悲同志不同生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李端棻《挽吳可讀聯》)

參考注釋

謫宦

(1).貶官另任新職。 唐 錢起 《江行無題》詩之三五:“豈知因謫宦,斑鬢入江湖。” 明 顧大典 《青衫記·蠻素邀興》:“相公為諫言忤旨,謫宦 江州 。” 清 吳偉業 《送何省齋》詩:“誰雲謫宦愁,老覺君恩最。”

(2).被貶降的官吏。 唐 皇甫冉 《歸陽羨兼送劉八長卿》詩:“湖上孤帆別, 江 南謫宦歸。” 陳毅 《滿江紅·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》詞:“數 瓊島 ,遠來謫宦,飄蓬逐客。”

攀髯

傳說 黃帝 鑄鼎於 荊山 下,鼎成,有龍下迎, 黃帝 乘之升天,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。餘小臣不得上龍身,乃持龍髯,而龍髯拔落,並墮 黃帝 之弓。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哭。事見《史記·封禪書》。後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。 唐 元稹 《為令狐相國謝賜金石凌紅雪狀》:“臣職司復上,戀切攀髯,方當匍匐而前,敢有赫曦之懼。” 宋 歐陽修 《辭特轉吏部侍郎表》:“犬馬未報,但虞填壑之有時;弓劍忽遺,遽嘆攀髯之莫及。” 清 錢德震 《送白學士祭告孝陵及南嶽》詩:“攀髯千古事,歸胙百官情。”亦作“ 攀龍 ”、“ 攀胡 ”。 晉 陶潛 《命子》詩之三:“於赫 愍侯 ,運當攀龍。撫劍風邁,顯茲武功。”《舊唐書·哀帝紀》:“皇太后義深鳴鳳,痛切攀龍,亦欲專奉靈輿,躬及園寢,兼進追摧之道,用終克盡之儀。” 宋 歐陽修 《辭覃恩轉左丞表》:“國恩未報,但虞填壑以遺羞;金鼎已成,豈謂攀胡之莫及。”

身殉

指為某種信念而捨棄生命。 郭沫若 《萬引》:“她也墜樓身殉了。” 巴金 《靜夜的悲劇》:“四天后,她在斷頭台上身殉她的愚蠢行為。”

罪言

《新唐書·杜牧傳》:“ 劉從諫 守 澤潞 , 何進滔 據 魏博 ,頗驕蹇不循法度。 牧 追咎 長慶 以來朝廷措置亡術,復失 山東 ,鉅封劇鎮,所以繫天下輕重,不得承襲輕授,皆國家大事。嫌不當位而言,實有罪,故作《罪言》。”後因稱奏議或議論時政得失的文章為“罪言”。如 清 郭嵩燾 有《罪言存略》。 康有為 《聞鄧鐵香鴻月廬安南畫界撤還卻寄》詩:“ 杜牧 《罪言》猶未得, 賈生 痛哭竟如何!”

悟主

使主上覺悟。 晉 陸機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宣力王室,匪惟厥武。揔乾 鴻門 ,披闥帝宇;聳顏誚 項 ,掩淚悟主。”《新唐書·房琯傳贊》:“ 琯 以忠誼自奮,片言悟主而取宰相,必有以過人者。”

太子

[crown prince] 已確定繼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兒子

太子月恐懼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
有以報太子。

荊軻知太子不忍。

請立太子為王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同志

(1) [congenial]∶志趣相同;志向相同

自有國同志者在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
和他同志的多得很

(2) [friend]∶指志趣相同的人

樂得與二三同志,酒余飯飽,雨夕燈窗,同消寂寞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
四卿及同志。——清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

(3) [comrade]∶為共同理想事業而奮鬥的人,特指同一個政黨的成員

黨員同志

我得引為同志,是自以為光榮的。——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》

(4) [a form of address]∶某些國家人彼此之間的通稱

同志,你的帽子掉了

不同

(1).不相同;不一樣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定勢》:“所習不同,所務各異,言勢殊也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關河道中作》詩:“往來千里路長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。” mao1~11*1東 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二:“他們想問題做事情的方法,他們的歷史習慣,跟我們不同。”

(2).不同意。《宋書·張邵傳》:“太尉長史 何勗 不同,欲席捲奔 鬱洲 ,自海道還都。”《南齊書·鄱陽王鏘傳》:“殿下但乘油壁車入宮,出天子置朝堂,二王夾輔號令, 粲 等閉城門上仗,誰敢不同?”

(3).不和。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:“﹝ 融 ﹞與中丞 趙舍 不同,託病歸家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