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曰遊目騁懷,荒者辟,塞者疏,皆可見為學之道; 願作中流砥柱,一拳山,一勺水,已慾障百川而東。

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豈曰遊目騁懷,荒者辟,塞者疏,皆可見為學之道;
下聯:願作中流砥柱,一拳山,一勺水,已慾障百川而東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徐琪《學署喻學齋聯》)

參考注釋

遊目騁懷

縱目觀覽,舒展胸懷。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,所以遊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” 宋 秦觀 《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》:“遊目騁懷佳興發,感時撫事壯心傷。” 朱光潛 《說“曲終人不見,江上數峰青”》:“我們一霎時以前所遊目騁懷的世界猛然間好像從腳底倒塌去了。”

縱目觀望,舒展胸懷。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所以遊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”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作“遊目騁懷”。 清 俞樾 《右台仙館筆記》卷十一:“既往觀之,笙歌如沸,士女如雲,遊目騁懷,樂而忘返。”

可見

[be it is thus clear (or evident,obvious) that] 可以看得見,可以知道

由此可見

為學

做學問;治學。《老子》:“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” 唐 韓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書》:“夫古之人四十而仕,其行道為學既已大成,而又之死不倦,故其事業功德,老而益明,死而益光。” 許地山 《東野先生》:“他從不苟且,為學做事都很認真。”

中流砥柱

[firm rock in midstream] 黃河中的堅強柱石。比喻擔當重任、起中堅作用的人或集體

一拳

(1).一個拳頭。多用以指體積小而形如拳頭的物件。語出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。”卷,通“ 拳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太湖石記》:“三山五嶽,百洞千壑,覼縷簇縮,盡在其中,百仞一拳,千里一瞬,坐而得之。” 清 黃景仁 《靈壁磬石歌》:“一拳把玩不忍釋,悄思登 岱 臨風吟。”

(2).表數量。用於以拳頭打人的動作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“那人也不回話,照面一拳。” 元 張國賓 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我一時路見不平,將那年紀小的則一拳打殺了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回:“撲的只一拳,正打在鼻子上,打得鮮血迸流。” 趙大年 《公主的女兒》二:“ 葉明珠 反而笑了起來,一笑解千愁。她使勁打了 張 一拳:‘那好辦,開車,找爸爸去!’”

(3).一宗,一注。 元 張國賓 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我這一去,不得一拳兒買賣回來。”《古今小說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你見 bai1*1虎橋 下大宅子,便是 錢大王 府,好一拳財!”

(4).謂一把抓,掌握一切。 元 無名氏 《桃園結義》第一折:“憑著我這管刀筆,一拳為主,衙門中大小事務,都與我計較,全憑我做主。”

勺水

一勺水。指少量的水。語本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夫水一勺之多,及其不測,黿鼉蛟龍魚鱉生焉,貨財殖焉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用刑》:“鑽燧之火,勺水可滅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敝箄不能止 宣房 之決,勺水不足息 驪山 之紅。” 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畫遇》:“借 西湖 勺水,浣除筆底塵凡。”

慾障

亦作“ 慾鄣 ”。se1一1欲,嗜欲。以其為修行的障礙,故云。《晉書·藝術傳·鳩摩羅什》:“ 羅什 忽下高坐,謂 興 曰:‘有二小兒登吾肩,慾鄣須婦人。’ 興 乃召宮女進之,一交而生二子焉。” 清 趙翼 《習靜》詩:“慾障邪魔絶外緣,祗將習靜養衰年。”

百川

江河湖澤的總稱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百川沸騰,山冢崒崩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大河賦》:“覽百川之弘壯兮,莫尚美於 黃河 。” 唐 李白 《公無渡河》詩:“ 大禹 理百川,兒啼不窺家。” 宋 龔鼎臣 《東原錄》:“四瀆尊於百川,謂其發源而東,不假他水,直注於海也。” 清 馮桂芬 《致李伯相書》:“河名 大清 ,百川朝宗,美瑞也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