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不令隨清娛,終從司馬遷游,看山川減色; 我欲效辛棄疾,續譜摸魚兒曲,嘆塵土無情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天不令隨清娛,終從司馬遷游,看山川減色;
下聯:我欲效辛棄疾,續譜摸魚兒曲,嘆塵土無情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單盛丙《挽吳恭亨妾李氏聯》)

參考注釋

不令

(1).不善;不肖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爗爗震電,不寧不令。” 鄭玄 箋:“天下不安,政教不善之徵。”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:“寡君有不令之臣 達 ,構我敝邑於大國。”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慈母以弱子you9女見託,奈何因不令之婢,致淫佚之詞!” 明 楊慎 《二伯論下》:“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,千里而襲人,強賊之行也。”

(2).沒有命令。《孫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其兵不修而戒,不求而得,不約而親,不令而信。”《孔子家語·好生》:“ 孔子 曰:‘以此觀之, 文王 之道,其不可加焉。不令而從,不教而聽,至矣哉!’”

(3).不聽從命令。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臨難不恐,上雖嚴刑無以威之,此之謂不令之民也。”《魏書·北海王詳傳》:“昔者, 淮 夷叛命,故有三年之舉; 鬼方 不令,乃致淹載之師。”

清娛

清雅歡娛。 唐 宋之問 《洞庭湖》詩:“永言洗氛濁,卒歲為清娛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金菊對芙蓉·舟中有示仍用前韻》詞:“泛泛清娛,迢迢 樊素 ,相隨單舸高秋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庚部第七章:“凡市府聲色之繁華,山水登眺之清娛,禮樂書畫之文明,皆可挹而受之。”

司馬

[Sima Qian] (公元前145/前135—?)中國西漢著名史學家、文學家和思想家。字子長。夏陽(今陝西韓城南)人。早年遊歷各地,遍訪民間風俗,採集傳說。初任郎中,後繼父任太史令,得讀國家藏書。太初元年(公元前104年)與唐都等人改定太初曆。漢將李陵與匈奴作戰失敗,率軍投降。司馬遷因為之申辯獲罪下獄,受腐刑,出獄後任中書令,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。人稱其書為《太史公書》,後稱《史記》。是中國最早的記傳體通史。其書傳記語言生動,人物形象鮮明,也是優秀的傳記文學作品。對後世史學和文學均有深遠影響

山川

[mountains and rivers—landscape] 山嶽、江河

祖國壯麗的山川

減色

亦作“減色”。1.減少光彩或色彩。 清 梅曾亮 《臣事論》:“人有仕官十年而不遷調者,則鄉里笑之,而親友為之減色。” 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。” 秦牧 《藝海拾貝·掌握語言藝術,搞好文學創作》:“只重視思想、內容,而不注意表現手段、藝術形式,也必然要使作品難產、畸形,或者減色。”

(2).差,遜色。 郭澄清 《大刀記》第九章:“說起對 志勇 的關心來, 二愣 並不比他老娘減色。”

辛棄疾

[Xin Qiji] (1140—1207) 南宋著名詞人,號稼軒,少年參加抗金義軍,後率軍歸宋,先後任大理寺少卿及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浙東安撫使等職,後去職閒居江西上饒一帶,善作詞,抒發其渴望復國統一的壯志,抨擊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投降妥協行經,著有《稼軒長短句

摸魚兒

詞牌名。原為唐代教坊曲名,後用為詞牌。本名《摸魚子》。雙調,一百十六字,押仄聲韻。

塵土

[dust;soil] 細小的土灰

無情

(1) [ruthlessly]∶沒有感情

無情無義

(2) [mercilessly;heartless;inexorable]∶不留情

水火無情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