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留奇木庵結名山舍利屢放光西子湖頭西竺似 寺近諸天鍾聞下界普陀遙在望白雲峰裏白衣來

佛教

對聯全文

上聯:佛留奇木庵結名山舍利屢放光西子湖頭西竺似
下聯:寺近諸天鍾聞下界普陀遙在望白雲峰裏白衣來

對聯備註:

(杭州法喜寺圓通寶殿)

參考注釋

山舍

山中住宅;山中的房舍。《南齊書·高逸傳·杜京產》:“ 京產 請 瓛 至山舍講書,傾資供待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題李上謩壁》詩:“江庭猶近別,山捨得幽期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樊秀才歸安州》詩:“聞聲不得名,將投山舍宿。”

放光

(1).放射光芒。 唐 白居易 《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》詩:“雲破山呈色,冰融水放光。” 宋 蘇軾 《戲贈虔州慈雲寺鑒老》詩:“窗間但見蠅鑽紙,門外唯聞佛放光。” 王文誥 輯註:“《傳燈録》:‘佛雖不聖,且能放光。’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 吳老太爺 的殘餘生命似乎又復旺熾了,他的老眼閃閃地放光。”

(2).指銀子。《醒世恆言·賣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來往的都是大頭兒,要十兩放光纔宿一夜哩。” 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燒香娘娘》:“算來要費介二錢箇放光。”

西子湖

即 西湖 。 元 邵亨貞 《浣溪沙》詞:“ 西子湖 頭三月天,半篙新漲柳如煙,十年不上 斷橋 船。” 郭小川 《三門峽》詩:“明明在中原落腳,為什么又像遨遊 西子湖 邊?”

西竺

天竺 。 宋 蘇軾 《書黁公詩後》詩:“皆雲似 達摩 ,隻履還 西竺 。” 明 杜濬 《弘濟寺尋蒲庵》詩:“長恨 南朝 沉鐵鎖,何如 西竺 引金繩。”

天鍾

(1).上天鍾秀,上天所賦予。 唐 薛能 《桃花》詩:“秀氣自天鍾,千年易難逢。” 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旅病托棲》:“又兼他明敏天鍾,詩書寓目都成誦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五六:“一自天鍾第一流,年來花草冷 蘇州 。”

(2).見“ 天鐘 ”。

亦作“ 天鍾 ”。道家的一種叩齒法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廣知》:“夫學道之人,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。左相叩為天鐘,卒遇兇惡不祥叩之。”《雲笈七籤》卷三一:“叩齒之法,左右相叩,名曰扣天鐘。”參見“ 天鼓 ”。

下界

(1) [lower bound]∶下方的界限

(2) [earth]∶人間;對天上而言

普陀

中國 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梵語 補陀落迦 (Potalaka)的省音譯。在今 浙江省 普陀縣 ,屬 舟山群島 。古稱 梅岑山 ,傳說 漢 方士 梅福 在此煉丹。 五代後梁 時, 日 僧 慧鍔 從 五台山 請 觀音 聖像回國,為大風所阻,於此山建“不肯去觀音院”,是為“觀音道場”之始。後人又據《華嚴經·入法界品》,附會為 善才 參訪 觀音菩薩 的 補陀落迦山 。《四溟詩話》卷四引 唐 安慶王 《西池送月泉上人歸南海》詩:“天開 達摩 井,雲護 普陀 巖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七八回:“等到六月里,那位 蒯老太太 照例是要帶了合家人等到 普陀 燒香的。”參閱《翻譯名義集·眾山》。

在望

(1) [be in sight]∶指好事情即將到來

勝利在望

(2) [be visible]∶遠處的東西可以望見

山頭隱隱在望

雲峰

亦作“ 雲峯 ”。1.高聳入雲的山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酬從弟惠連》詩:“寢瘵謝人徒,滅跡入雲峰。” 宋 毛滂 《河滿子·夏曲》詞:“急雨初收珠點,雲峰巉絶天半。” 清 厲鶚 《游菁山常照寺》詩:“閲世如浮囊,誓願棲雲峯。”

(2).狀如山峰的雲。 唐太宗 《餞中書侍郎來濟》詩:“雲峰衣結千重葉,雪岫花開幾樹妝。” 唐 杜甫 《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》詩:“東嶽雲峰起,溶溶滿太虛。” 郭沫若 《星空·孤竹君之二子》:“ 渤海 北岸,海水平靜,直與天接,天上雲峰怒涌。”

(3).山名。在今 山東省 黃縣 。 北魏 鄭道昭 《與道俗□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雲峰山論經書》詩:“槃桓竟何為, 雲峯 聊可息。”

白衣

(1) [white]∶白色衣服

新娘身穿白衣

(2) [commoner without rank] [古]∶平民;未曾獲得功名的人

(3) [low official]∶古代官府中的小吏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