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勿棄余,常為此生留後福; 類無嫌雜,須知斯世少全材。

名人名家11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用勿棄余,常為此生留後福;
下聯:類無嫌雜,須知斯世少全材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陸炘《紙篋聯》)

參考注釋

棄余

(1).拋棄多餘之物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“是歲用 棗祗 、 韓浩 等議,始興屯田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《魏書》:“自遭荒亂,率乏糧穀。諸軍並起,無終歲之計,飢則寇略,飽則棄餘。”

(2).所拋棄的多餘之物。 唐 韓愈 《衛府君墓志銘》:“嗟惟君,篤所信,要無有,弊精神,以棄餘,賈於人。” 宋 葉適 《經總制錢一》:“而 秦檜 權忮,劫脅一世而出其上,及其取於棄餘瑣屑之間以為國命者,是何其無恥之至是也哉!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六·葉水心論<三國志>》:“﹝ 葉 ﹞又云:近世有謂《三國志》當更修定者,蓋見注所載尚有諸書;不知注之所載,皆 壽 棄餘。”

為此

[by this;in this connection;for this purpose;to this end] 因為這個;有鑒於

我們都為此感到歡欣鼓舞

後福

[luck in later life] 將來的或晚年的幸福

無嫌

(1).無可嫌疑處;沒有疑忌。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子云:夫禮,坊民所淫,章民之列,使民無嫌,以為民紀者也。” 鄭玄 註:“嫌,嫌疑也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》“﹝公﹞以﹝ 畢諶 ﹞為相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此上下相疑之秋也,雖以無嫌待之,猶懼未信;如有所除,則誰不自危?” 唐 杜甫 《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》詩:“皇華吾善處,於汝定無嫌。” 宋 曾鞏 《過介甫歸偶成》詩:“結交謂無嫌,忠告期有補。”

(2).猶無妨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·作魚鮓》:“作裹鮓法……有茱萸、橘皮則用,無亦無嫌也。”

須知

[should know;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] 必須知道

須知勝利來之不易

斯世

此世,今世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郤正傳》:“收止足以言歸,汎皓然以容裔,欣環堵以恬娛,免咎悔於斯世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生丁斯世,言語道斷,為 守常先生 的遺文寫了幾句,塞責而已。”

全材

(1).完美的、全能的材料。 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八:“蓋聞物無全材,適用為可。”

(2).在一定範圍內,各方面都擅長的人才。 續範亭 《人類要求提高了》詩:“人類要求提高了,一技一藝莫自矜。自古雖說全材少,而今要你 馬 列 精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