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文字結主知,卅年揚歷清華,軺車銜命,講幄宣勤,僕僕半生,遂以勤勞嬰宿疾; 惟仁人宜壽相,半百光陰荏苒,一椽僅蔽,二頃難謀,蕭蕭清況,博將遺澤付諸甥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以文字結主知,卅年揚歷清華,軺車銜命,講幄宣勤,僕僕半生,遂以勤勞嬰宿疾;
下聯:惟仁人宜壽相,半百光陰荏苒,一椽僅蔽,二頃難謀,蕭蕭清況,博將遺澤付諸甥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沈乙輝《挽林天齡聯》)

參考注釋

文字

(1) [characters;script]∶記錄語言的符號,如漢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

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說文解字敘》

(2) [writing]∶文章;作文

文字通順

(3) [written language]∶語言的書面形式,如漢文、俄文

(4) [documents]∶文書;公文

行文字

(5) [secret letter]∶密信

得此文字

揚歷

(1).顯揚其所經歷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「優賢揚歷,垂聲千載。」 裴松之 註:「《今文尚書》曰『優賢揚歷』,謂揚其所歷試。」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「優賢著於揚歷,匪孽形於親戚。」

(2).謂顯揚賢者居官的治績。後多指仕宦的經歷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高元裕》:「是後出入中外,揚歷貴位。」 宋 王禹偁 《請撰大行皇帝實錄表》:「然念臣 太平興國 五年,徒步應舉,再就御試,遂登文科,服勤州縣,揚歷四考。」 清 龔自珍 《<阮尚書年譜>第一序》:「公揚歷清華,洊升卿士,熟於載筆之禮法,嫺於內庭之故實。」

清華

(1) [elegant and flowery]∶[文章等]清秀華美

詞藻清華

(2) [fine and pretty]∶[景物等]清雅美麗;清秀美

水木清華

(3) [respectable pedigree or honorable position]∶清高顯貴的門第或官職

軺車

(1).一馬駕之輕便車。《墨子·雜守》:「為解車以檯,城矣。以軺車,輪軲,廣十尺,轅長丈,為三輻,廣六尺。」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:「 朱家 迺乘軺車之 洛陽 ,見 汝陰侯 滕公 。」 司馬貞 索隱:「謂輕車,一馬車也。」《晉書·輿服志》:「軺車,古之時軍車也。一馬曰軺車,二馬曰軺傳。」

(2).奉使者和朝廷急命宣召者所乘的車。亦指代使者。 唐 王昌齡 《送鄭判官》詩:「東 楚 吳 山驛樹微,軺車銜命奉恩輝。」 明 朱鼎 《玉鏡台記·南北凱旋》:「軺車日夜紛來往, 馹 使奔忙賴腳跟。」 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「又有軺車四出,則外國之一舉一動,亦無不周知。」

銜命

(1).遵奉命令。《管子·形勢》:「銜命者君之尊也,受辭者君之運也。」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豬飼彥博 曰:「銜,奉而守之也。言民奉命令則君尊。」

(2).接受使命。《後漢書·鄧寇傳》:「使君建節銜命,以臨四方。」 宋 蘇軾 《送北朝生辰等使副相逢傳宣撫問口宣制》:「卿等銜命出使,徂冬涉春。」 梁斌 《紅旗譜》五三:「你們有這個意思,我可以銜命奔走。」

講幄

講帷。 宋 劉攽 《為司馬中丞謝翰林啟》:「勸 華光 之講幄,參 延閣 之貴游,寵實逾涯,望無他覬。」 明 趙南星 《明敕贈儒林郎右春坊右贊善李公墓志銘》:「推恩臣下,鹹得榮其父母,而於講幄之臣,尤為篤厚。」 清 袁昶 《少宰仁和夏公輓詩》:「洊雷虛講幄,少海況聞鼙。」參見「 講帷 」。

僕僕

[be travel-worn and weary] 形容旅途勞頓

風塵僕僕

一隊亡命貴族,在黃土平原上僕僕賓士。——秦牧《土地》

半生

[half a lifetime] 人生的一半,半世

勤勞

(1) [pains;toil]∶擾勞;辛勞

此蓋小事,何忍勤勞使君。——《隋書》

(2) [diligent;industrious]∶引申為努力勞動,不怕辛苦

人之勤勞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

千萬倍之勤勞。

勤勞致富

(3) [tired;fatigued]∶疲勞

奔走可擊;勤勞可擊。——《吳子·料敵》

(4) [contribution;credit]∶功勞

多建勤勞

未有勤勞

宿疾

[old trouble;chronical complaint] 一向有的病;舊病

先生有吐血的宿疾

仁人

德行的人。《書·泰誓中》:「雖有周親,不如仁人。」 漢 賈誼 《惜誓》:「悲仁人之盡節兮,反為小人之所賊。」 宋 蘇軾 《司馬溫公神道碑》:「公仁人也,天相之矣。」 清 黃鷟來 《甲戌夏至武威》詩之四:「乃知仁人澤,是處皆陽春。」 魯迅 《墳·論「費厄潑賴」應該緩行》:「仁人們或者要問:那麼,我們竟不要『費厄潑賴』麼?」

壽相

相術用語。指主長壽的形象特徵。 宋 陳摶 《神相全編·壽相格》:「五嶽豐隆……鼻樑高聳,以上皆壽相。」 清 趙翼 《老柳腹裂二丈許而枝葉特茂》詩:「殘軀漫比半死桐,壽相端推不材木。」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:「他自己在十六七時是渾渾噩噩的,所以覺得十六歲的女孩子便那麼練達人情世故不是『壽相』。」

半百

[fifty] 五十(多指年齡)

年過半百

光陰荏苒

荏苒: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。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。

一椽

一條椽子。亦借指一間小屋。《魏書·任城王傳》:「居無一椽之室,家闕儋石之糧。」 宋 朱熹 《次張彥輔西原之作》:「無處堪投跡,空山寄一椽。」 清 黃景仁 《夜坐示施雪帆》詩之一:「幸有一椽堪寄傲,底須狂趁六街塵。」 蔡東藩 許廑父 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九八回:「屬者兵連禍結,所至為墟,士持千里之糧,民失一椽之庇。」

蕭蕭

(1) [whinny and neigh]∶形容馬嘶鳴聲

馬鳴蕭蕭

蕭蕭班馬鳴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

車轔轔,馬蕭蕭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

(2) [sough;whistle]∶風聲

風蕭蕭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
風蕭蕭

(3) [desolate]∶冷落淒清的樣子

(4) [thin]∶[頭髮]花白稀疏的樣子

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

清況

清雅的生活景況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鎞訂》:「有個西鄰 宋玉 饒清況,把新詩寫柔腸。」

遺澤

(1).留下的德澤。《宋書·孝武帝紀》:「猥以眇躬,屬承景業,闡揚遺澤,無廢厥心。」 宋 洪邁 《夷堅支志甲·王仲共》:「還南城,未幾,疽發背而死。 萬石 竟不霑遺澤。」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七:「按 西林氏 自從龍入 關 ,重侯累相,武達文通,在 豐沛 故家中遺澤最遠。」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西湖長生祠》:「政並 白 蘇 遺澤遠,文成《雅》《頌》繼聲難。」

(2).遺墨;遺物。 宋 洪邁 《夷堅三志·葉熙績》:「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遺澤,為姻戚道此夢,以資笑端。」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王成》:「嫗喜,極贊盛德,曰:『釵值幾何?先夫之遺澤也。』」 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八五:「他是一個 托爾斯泰 派,此來也是特為趁車進謁 托氏 遺澤的。」

付諸

[transpose] 使改變形狀或性質

統帥部所構想的計畫…這些小組正將其付諸行動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