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聯全文
上聯:維新政治自公開,放絕大光明,遍索今昔名臣,知難擬議;
下聯:斯道主持更誰寄,有無窮哀痛,豈徒二三小子,愴失依歸。
對聯備註:
(清-《挽張之洞聯》)
參考注釋
維新
[reform;modernization] 反對舊的,提倡新的。通常指變舊法,行新政
政治
[politics;political affairs] 政府、政黨、集團或個人在國家事務方面的活動。治理國家施行的措施
政治家
政治未畢通也。(政治沒有完全上軌道。畢:全。通:通達,不受阻,可譯成“上軌道”。)——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自公
《詩·召南·羔羊》:“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” 毛 傳:“公,公門也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勤於治事,不遑家食,則有公膳可食。《詩》言退食自公,正著其盡心奉公。”後常以“自公”用作盡心奉公之意。《漢書·循吏傳·朱邑》:“大司農 邑 ,廉潔守節,退食自公,亡疆外之交,束脩之餽,可謂淑人君子。” 唐 杜甫 《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》:“黃卷真如律,青袍也自公。”
放絕
廢棄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自獲麟以來四百餘歲,而諸侯相兼,史記放絶。”《隋書·經籍志二》:“其後陵夷衰亂,史官放絶。 秦 滅先王之典,遺制莫存。” 章炳麟 《蘄黃母銘》:“遭亂世,六蓺放絶。”
光明
(1) [bright;promissing]
(2) 明亮的
光明大道
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,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。——《回憶我的母親》
(4) [openhearted]∶沒有私心
光明磊落
心地光明
今昔
[the present and the past] 現在和過去
不知今昔是何年
今昔對比
名臣
有名的賢臣。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 張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。”《文選·袁宏<三國名臣序贊>》 唐 呂延濟 題註:“名臣,謂有賢才,立功業,垂名於後代者也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謹賦》詩:“往往得遺逸,烜赫見名臣。” 清 張穆 《與陳頌南書》:“古今必無徼倖之名臣循吏也。” 魯迅 《墳·論“ta6媽6的!”》:“身分也高了,家譜也修了,還要尋一個始祖,不是名儒便是名臣。”
擬議
(1) [proposal]∶行動之前的計畫、籌劃
(2) [draft]∶草擬
擬議規劃
道主
道教的創始者;道教的始祖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老子》:“夫人受命,自有神通遠見者,稟氣是常人不同,應為道主,故能為天神所濟,眾仙所從。”
持更
值更守夜。《晉書·劉弘傳》:“ 弘 嘗夜起,聞城上持更者嘆聲甚苦,遂呼省之。”《新唐書·百官志四上》:“捉鋪持更者,晨夜有行人必問,不應則彈弓而嚮之,復不應則旁射,又不應則射之。晝以排門人遠望,暮夜以持更人遠聽。”《資治通鑑·唐懿宗鹹通九年》:“賊夜使婦人持更。” 胡三省 註:“夜有五更,使人各直一更,擊鼓以警眾,謂之持更。”
有無
亦作“ 有亡 ”。1.有或無。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臣 楚國 之鄙人也,幸得宿衛,十有餘年,時從出遊,游於後園,覽於有無,然猶未能徧覩也。” 李善 註:“覽於有無,謂或有所見,或復無也。” 漢 揚雄 《羽獵賦》:“馳弋乎神明之囿,覽觀乎羣臣之有亡。” 唐 賈島 《送僧》詩:“言歸文字外,意出有無間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這個不難,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,便見有無。”
(2).指家計的豐或薄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 子游 問喪具。夫子曰:‘稱家之有亡。’ 子游 曰:‘有亡惡乎齊?’” 陸德明 釋文:“有亡……一音無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亡,無也。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》:“﹝公﹞復常好施,與宗族同其有亡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所生長的地方》:“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,到天王廟去殺豬,宰羊,磔狗,獻雞,獻魚,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,六畜的興旺,兒女的長成,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。”
(3).指有餘與不足。《書·益稷》:“懋遷有無化居,烝民乃粒,萬邦作乂。” 孫星衍 疏:“有為有餘,無為不足也。”按,《文選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之四》引作“有亡”。 唐 韓愈 《原道》:“為之賈以通其有無。” 宋 蘇軾 《過雲龍山人張天驥》詩:“墟里通有無,垣牆任摧倒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所生長的地方》:“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,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,同平民作有無交易,謀取什一之利。”
(4).所有。 唐 韓愈 《處士盧君墓志銘》:“其弟 渾 ,以家有無,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。” 宋 曾鞏 《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》:“其喪父也,以家之有無葬,故葬不緩。”
(5).古代哲學範疇。有,指事物的存在,有“有形、有名、實有”等義;無,指事物的不存在,有“無形、無名、虛無”等義。《老子》:“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次及 宋岱 、 郭象 ,鋭思於幾神之區; 夷甫 、 裴頠 ,交辨於有無之域:並獨步當時,流聲後代。”
哀痛
哀傷;悲痛。《禮記·三年問》:“三年之喪,二十五月而畢。哀痛未盡,思慕未忘。” 唐 杜甫 《杜鵑行》:“其聲哀痛口流血,所訴何事常區區。” 清 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卷上:“哀痛之音,不堪卒讀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她也同情憐惜著 愫姨 嚶嚶隱泣時發自衷心的哀痛。”
豈徒
難道只是;何止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古之君子,其過也,如日月之食,民皆見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今之君子,豈徒順之,又從為之辭。”《後漢書·杜喬傳論》:“夫稱仁人者,其道弘矣!立言踐行,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。” 宋 葉適 《紀年備遺序》:“相與論舊事,追念愴然。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!” 明 李東陽 《送王公濟歸武昌歌》:“豈徒文思比 唐 勃 ,應遣頌聲如 漢 褒。” 陳毅 《頤和園“五一”春遊紀盛》詩:“集體歡樂如海,豈徒車水馬龍!”
三小子
(1).舊稱供僕人差遣的奴僕為“三小子”。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四回:“三小子倒上茶來,還站起來同他呵一呵腰,説一聲‘勞駕’。”
(2).排行第三的兒子。
依歸
(1).依託;依靠。《書·金縢》:“嗚呼!無墜天之降寶命,我先王亦永有依歸。”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維宗室列侯為 王莽 所廢,先靈無所依歸,朕甚愍之。” 宋 曾鞏 《越州趙公救災記》:“天子東向憂勞,州縣推布上恩,人人盡其力。公所拊循,民尤以為得其依歸。” 徐特立 《我和黨有歷史上不可分離的關係》:“馬日事變時,左派渙散,沒有組織,在政治上失其依歸。”
(2).尊奉;遵循。 唐 李翱 《謝楊郎中書》:“竊惟當茲之士,立行光明,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,不過十人焉。” 明 馬中錫 《辠言》:“ 太公 竭力依歸以樹勛名, 伯夷 則極口唾斥以豁憤恨,是何大異也!” 蕭乾 《一本褪色的相冊》:“萬眾青年所依歸的 魯迅先生 ,竟於十月十九日的黎明……棄我們而溘然長逝了。”
(3).目的;宗旨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·羅台山》:“ 臺山 之學,以九容為規矩,以九思為主縡,以有物必有則為依歸。” 孫中山 《制定建國大綱宣言》:“《建國大綱》者,以掃除障礙為開始,以完成建設為依歸。” 鄒韜奮 《抗戰以來·開場白》:“記者執筆寫本文時,遇有所檢討或批評……以有益於國家民族為依歸,決無意攻訐任何方面或任何個人。”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
對聯推薦
對聯:花鳥縈紅,苹魚漾碧; 芝房疊翠,桂廡流丹。
名人名家,10字對聯對聯:龍戲高天魚戲水 蛇游大澤燕遊春
春聯,蛇年,7字春聯對聯:予謚與紀河間阮儀徵其名,瓣香二字;
輓聯,名人名家對聯:大局賴維新,屬望正殷公遽去;
輓聯,名人名家,14字對聯對聯:既有經濟,復有文章,問世名才重青史;
輓聯,名人名家對聯:旗展春風天上一星常耀彩
酒館,餐館,飯店,11字對聯對聯:千古題詩到崔李; 本朝制義在熊劉。
名人名家,8字對聯對聯:春滿芙蓉帳 香濃翡翠床
書房,5字對聯對聯:整旅鎮梁溪保障一方敢對中流稱砥柱
名勝,無錫對聯:翊運啟文明,保舊作新,於學界創千古奇局;
輓聯,名人名家對聯:不為聖賢,便為禽獸; 莫問收穫,但問耕耘。
名人名家,題贈,10字對聯對聯:張鎰當時賞; 東坡後世尊。
名人名家,6字對聯對聯:許我讀崔廘五千卷 隨人吊漢景十三王
名勝,長沙,8字對聯對聯:苦我盡頭,只余薄命糟糠,亦歸天上;
輓聯,名人名家對聯:駐馬此重經莫問渠天發殘碑臨硎斷闕
題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