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聯全文
上聯:堯舜生湯武淨桓文丑末古今來幾齣好戲
下聯:日月燈山河彩風雷鼓板天地間一大舞台
對聯備註:
(山東日照魚骨廟戲台)
參考注釋
堯舜
(1) [Emperors Yao and Shun]∶堯和舜。據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
(2) [saint;sage]∶泛指聖人
武淨
[“the painted face” playing acrobatic fighting in Chinese operas] 亦稱“武花臉”,淨角一種,在戲曲中扮演以武打為主的角色
桓文
春秋 五霸中 齊桓公 與 晉文公 的並稱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「 仲尼 之徒,無道 桓 文 之事者,是以後世無傳焉。」《後漢書·皇甫嵩傳》:「上顯忠義,下除凶害,此 桓 文 之事也。」 唐 李白 《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》詩:「節制非 桓 文 ,軍師擁熊虎。」
醜末
自謙之詞。謂鄙陋微賤。《南史·王藻傳》:「自惟門慶,屬降公主,天恩所覃,庸及醜末。」
古今
[ancient and modern] 古代和現代
古今差異
好戲
(1) [good play]∶演得好的戲劇;吸引人的戲劇
這回可有好戲看了
日月
(1) [life;livelihood]∶生計;生活
舒心的日月
(2) [sun and moon]∶太陽和月亮
燈山
山形的大型燈彩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元夕》:「禁中嘗令作琉璃燈山,其高五丈,人物皆用機關活動,結大綵樓貯之。」《元史·泰定帝紀二》:「敕以來年元夕搆燈山於內廷,御史 趙師魯 以水旱請罷其事。」《古今小說·楊思溫燕山逢故人》:「御輦旋轉一遭,倒行觀燈山,謂之『鵓鴿旋』。」
風雷
(1).風和雷。《易·益》:「風雷,益。」 宋 曾鞏 《喜雨》詩:「更喜風雷生北極,頓驅雲雨出靈湫。」 清 袁枚 《續新齊諧·天上過船》:「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,風雷大作。」
(2).形容響聲巨大。 唐 方乾 《因話天台勝異仍送羅道士》詩:「石上叢林礙星斗,窗前瀑布走風雷。」 宋 蘇軾 《送鄭戶曹》詩:「山水自相激,夜聲轉風雷。」
(3).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。 宋 蘇軾 《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》詩:「一朝鼓角鳴地中,帳下美人空掩面;豈如千騎平時來,笑談謦欬生風雷。」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十:「九州生氣恃風雷,萬馬齊瘖究可哀。」 廖仲愷 《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》詩:「 珠江 日夕起風雷,已倒狂瀾孰挽迴?」
鼓板
(1) [drum and board;clapper]∶說書時所用的鼓和板
鼓板輕輕放,沾淚說書兒女腸。——《桃花扇》
(2) [tympanic plate]∶人類的鼓室骨,在成人是與顳骨岩部相融合的[骨]板
天地
(1) [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]∶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
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天地之聞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
天地之大
震動天地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2) [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]∶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
(3) [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]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
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慎行論》
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
天地調劑之法也。
天地不能生人。
天地之所以養人也。
舞台
(1) [stage;arena]
(2) 供表演的的台子
(3) 比喻進行某種活動的場所
政治舞台
退出歷史舞台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
對聯推薦
對聯:聞雞踏碎霜展月 躍鵲催開一剪梅
春聯,雞年,7字春聯對聯:矗立摘星腳手架 建成頂日摩天樓
建築公司,7字對聯對聯:山矗天止 雲起峰流
名勝,衡山,4字對聯對聯:日麗三江金鳳舞 虹飛五嶽巨龍騰
春聯,龍年,7字春聯對聯:平安竹長千年碧 富貴花開一品紅
春聯,7字春聯對聯:虎嘯龍吟為無為有 山明水秀是色是空
名勝,台灣,8字對聯對聯:海氣凝云云氣結成羅漢淚
名勝,漳州,11字對聯對聯:一夜秋風狂摧祖竹 三更涼露淚灑孫蘭
輓聯,8字對聯對聯:風生碧澗魚龍躍 月照青山松柏香
名人名家,題贈,名勝,重慶,7字對聯對聯:倚檻蒼茫千古事; 過江多少六朝山。
名人名家,8字對聯對聯:葡萄夏熟苜蓿秋高緣何今日人間偏司疹癧
名勝,無錫對聯:面壁拓幽居,一角永嘉好山水;
名人名家,名勝,浙江,14字對聯對聯:文星酒星書星在天不滅 金管銀管斑管其人可傳
復字,輓聯,10字對聯對聯:文昌應上相列星,緬宣仁初政耆勛,定無慚潞國起居、歐陽學術;
輓聯,名人名家對聯:珠海正橫流不盡滾滾英雄誰作南天石柱
名勝,廣東
詩詞推薦
- 鴆鳥飛空草不生,毒龍入水魚皆死釋慧遠《雲門大師贊》
- 曲水池邊青草岸,春風林下落花杯薛能《寒食日曲江》
- 久在樊籠里,復得返自然。陶淵明《歸園田居·其一》
- 優詔幸分四皓秩,祖筵慚繼二疏歡
- 稚子牽衣問,歸來何太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