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日半規聞鶴語 古琴三弄有龍吟

名勝雲南7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寒日半規聞鶴語
下聯:古琴三弄有龍吟

對聯備註:

(昆明:黃炳坤題黑龍宮)

對聯寒日半規聞鶴語 古琴三弄有龍吟書法欣賞

寒日半規聞鶴語 古琴三弄有龍吟對聯書法作品欣賞
對聯【寒日半規聞鶴語 古琴三弄有龍吟】書法集字作品欣賞

參考注釋

寒日

(1).寒冷的天氣。《後漢書·鄭興傳》:“今年正月繁霜,自爾以來,率多寒日,此亦急咎之罰。” 唐 陸龜蒙 《書帶草賦》:“幾臨寒日,幸到青春。”

(2).寒冬的太陽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:“慘慘寒日,肅肅其風。” 唐 李百藥 《登葉縣故城謁沉諸梁廟》詩:“總轡臨秋原,登城望寒日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渡瀘賦》:“晨瞻崇丘,鬱乎相袤,扃以水峽,隱以大洲,沙莽寒日,江深夕流。” 清 陳夢雷 《西郊雜詠》之一:“寒日慘無光,朔風何凜厲。”

半規

圓形。有時借指太陽或月亮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游南亭》詩:“密林含餘清,遠峯隱半規。” 宋 楊萬里 《海門殘照》詩:“萬里長江白,半規斜日黃。” 陳毅 《泗宿道中》詩:“半規殘月照,鐵騎送長征。”

鶴語

(1). 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三:“ 晉 太康 二年冬,大寒,南洲人見二白鶴語於橋下曰:‘今茲寒,不減 堯 崩年也。’於是飛去。”後以“鶴語”謂鶴壽長而多知往事。 唐 崔湜 《幸白鹿觀應制》詩:“鸞歌無歲月,鶴語記春秋。” 清 趙執信 《清明後大雪》詩:“泠泠鶴語溯 唐 堯 ,卯酒微曛抵敝貂。”

(2). 晉 陶潛 《搜神後記》卷一:“ 丁令威 ,本 遼東 人,學道於 靈虛山 ,後化鶴歸 遼 ,集城門華表柱。時有少年,舉弓欲射之。鶴乃飛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鳥有鳥 丁令威 ,去家千年今始歸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學仙冢壘壘。’遂高上沖天。”後因以“鶴語”指勸人學仙。 唐 李端 《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》詩:“雞聲傳洞遠,鶴語報家遲。童子閒驅石,樵夫樂看棋。” 明 游潛 《獨眺》詩:“空城留鶴語,千歲幾來歸。”

(3).鶴的鳴聲。 唐 姚合 《寄孫路秀才》詩:“潮去蟬聲出,天晴鶴語多。”

古琴

指傳世久遠的七弦琴。多為梧桐木料製成,初五弦,後增為七弦。 北周 庾信 《幽居值春》詩:“短歌吹細笛,低聲泛古琴。” 宋 趙希鵠 《洞天清錄·古琴》:“古琴漆色,歷年既久,漆光退盡,惟黯黯如海舶所貨烏木,此最奇古。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古琴名》:“古琴名:冰清,春雷,玉振,黃鵠,秋嘯,鳴玉。”

三弄

古曲名。即梅花三弄。 唐 李郢 《贈羽林將軍》詩:“惟有 桓伊 江上笛,臥吹三弄送殘陽。” 宋 賀鑄 《憶仙姿》詞:“半醉倚迷樓,聊送斜陽三弄。” 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今宵燈下彈三弄,可使游魚出聽無?” 明 無名氏 《玉環記·皋謁延賞》:“緑階隔斷火雲峰,一曲瑤琴三弄。”

龍吟

(1).龍鳴。亦借指大聲吟嘯。《文選·張衡<歸田賦>》:“爾乃龍吟方澤,虎嘯山丘。” 李善 註:“言己從容吟嘯,類乎龍虎……《淮南子》曰:龍吟而景雲至,虎嘯而谷風轃。”《易·乾》“雲從龍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龍是水畜,雲是水氣,故龍吟則景雲出。”

(2).形容簫笛類管樂器聲音響亮。《初學記》卷二八引 南朝 梁 劉孝先 《詠竹詩》:“誰能製長笛,當為作龍吟。”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三:“笛奏龍吟水,簫鳴鳳下空。” 元 郭鈺 《和袁方茂才秋夜宴集》:“月明湖水龍吟細,雲度 吳 山雁到稀。”

(3).形容聲音深沉或細碎。 宋 陸游 《題庵壁》詩:“風來松度龍吟曲,雨過庭餘鳥跡書。” 明 劉基 《題石末元帥扇上有陳大初畫松》詩:“永夜高風吹萬竅,商聲滿地作龍吟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看那鳳尾森森,龍吟細細。”

(4).形容語聲洪亮。 唐 呂岩 《勉牛生夏侯生》詩:“鶴形兮龜骨,龍吟兮虎顏。”

(5).喻指君主的號令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起陸之貴,際會如期,虎嘯風生,龍吟雲萃,固非偶然也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