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重任在一身,況當時際艱危,賴柱石長資,猶見河山留浩氣; 受恩知逾十稔,方冀常依杖履,痛台星忽隕,豈惟江漢動哀情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肩重任在一身,況當時際艱危,賴柱石長資,猶見河山留浩氣;
下聯:受恩知逾十稔,方冀常依杖履,痛台星忽隕,豈惟江漢動哀情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權量《挽張之洞聯》)

參考注釋

重任

[important task] 大任;要職;重要工作

肩負重任

一身

(1) [the whole body;all over the body;from head to foot]∶全身,渾身

一身正氣

(2) [suit]∶一套(衣服)

一身新衣服

(3) [single person]∶一個人

孑然一身

當時

[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]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

當時就簽約雇用你

艱危

[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] 艱難險阻

柱石

[pillar;mainstay] 支撐建築物的立柱和石基。借指肩負國家重要使命的人

堅強柱石

河山

[rivers and mountains;land;territory] 河流和山嶺,指國家疆土

大好河山

浩氣

[noble spirit] 浩然的正氣

浩氣四塞。——孫文《<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>序》

浩氣長存

受恩

受到恩惠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復恩》:「夫施德者,貴不德,受恩者,尚必報。」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「臣不勝受恩感激。」 唐 韓愈 《為裴相公讓官表》:「受恩益大,顧己益輕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回:「料想 安公子 在 十三妹 跟前受恩深重,也斷沒個不允之理。」

杖履

(1).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。 唐 李商隱 《為山南薛從事謝辟啟》:「方思捧持杖履,廁列生徒;豈望便上仙舟,遽塵蓮府。」 清 錢謙益 《祭都御史曹公文》:「儼觚稜之在望,撰杖履其奚從?」

(2).對老者、尊者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夜坐與邁聯句》:「樂哉今夕游,復此陪杖履。」 明 張煌言 《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》:「千里片鴻,經年尺鯉,北顧旌旗,南詢杖履。」 清 姚鼐 《復曹雲路書》:「賢從子謂杖履秋冬或來郡,然則不盡之意可面陳。」

(3).謂拄杖漫步。 唐 朱慶餘 《和劉補闕秋園寓興》之三:「逍遙人事外,杖履入杉蘿。」 清 曹寅 《讀梅耦長<西山>詩》詩:「杖履凌雲巔,行歌弔龍宅。」

台星

三台星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「三台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台之位也。在人曰三公,在天曰三台,主開德宣符也。」因以喻指宰輔。 唐 李白 《上崔相百憂章》:「台星再朗,天網重恢。」 宋 楊萬里 《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》詩:「天極八重心未死,台星三點坼方休。」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偕計》:「秀毓山川,靈分草木,幾番焰奪台星。」 清 顧炎武 《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》詩:「龍馭杳安之,台星隕衡鼐。」

豈惟

見「 豈唯 」。

江漢

(1). 長江 和 漢水 。《書·禹貢》:「 江 漢 朝宗於海。」《詩·小雅·四月》:「滔滔 江 漢 ,南國之紀。」 朱熹 集傳:「 江 漢 ,二水名。」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》:「 江 漢 之間,不驚雞犬; 樊 襄 之下,更多冠蓋。」 清 黃景仁 《黃鶴樓用崔韻》:「欲把登臨倚長笛,滔滔 江 漢 不勝愁。」

(2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。古 荊楚 之地,在今 湖北省 境內。 晉 陸機 《演連珠》之四十:「 江 漢 之君,悲其墜屨, 少原 之婦,哭其亡簪。」《後漢書·荀彧傳》:「 紹 既新敗,眾懼人擾,今不因而定之,而欲遠兵 江 漢 ,若 紹 收離糾散,乘虛以出,則公之事去矣。」《文選·江淹<望荊山>詩》:「奉義至 江 漢 ,始知 楚 塞長。」 李善 註:「 江 漢 , 荊 楚 之境也。」

(3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。古 巴 蜀 之地。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。 唐 杜甫 《枯棕》詩:「嗟我 江 漢 人,生成復何有?」 仇兆鰲 註:「 江 漢 ,指 巴 蜀 。」

(4).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。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。 陳毅 《吟fan3形勢》:「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,中原重見 李 鄭 回。」

哀情

悲傷的感情。 漢武帝 《秋風辭》:「歡樂極兮哀情多,少壯幾時兮奈老何?」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誄碑》:「至於序述哀情,則觸類而長。」 唐 韓愈 《此日足可惜贈張籍》詩:「哀情逢吉語,惝怳難為雙。」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