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域喜中朝有賢使君,航海較輿圖,時論遠超張博望; 聖主待達人以良宰輔,籌邊上遺疏,勛名未竟蘇黃門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絕域喜中朝有賢使君,航海較輿圖,時論遠超張博望;
下聯:聖主待達人以良宰輔,籌邊上遺疏,勛名未竟蘇黃門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徐鎮楚《挽曾紀澤聯》)

參考注釋

絕域

[remote place (foreign country)] 極其遙遠的地方(多指國外)

願從谷吉,效命絕域。——《後漢書·班超傳》

中朝

(1).臨朝之時。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 昭王 臨朝嘆息, 應侯 進曰:‘臣聞主憂臣辱,主辱臣死。今大王中朝而憂,臣敢請其罪。’”

(2).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、外朝之分。中朝即內朝。《漢書·劉輔傳》:“羣臣莫知其故。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,右將軍……俱上書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中朝,內朝也。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、侍中、常侍、散騎諸吏為中朝。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。”

(3).朝廷;朝中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杜畿傳》:“中朝苟乏人,兼才者勢不獨多。” 唐 劉長卿 《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》詩:“豈得長高枕,中朝正用才。”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上策取 南交 ,自立為王,向中朝請封號。”

(4).指朝廷官員。 清 張際亮 《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》詩:“ 唐 宋 中朝厭過嶺,今代軺車喜馳騁。”

(5).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、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、 北宋 為“中朝”。 南北朝 時,亦稱 南朝 為“中朝”。《晉書·王隱傳》:“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《晉書》,而生長東南,不知中朝事,數訪於隱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長秋寺》:“﹝寺﹞亦在 延年裡 ,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。” 宋 陸游 《觀渡江諸人詩》:“中朝文有 漢唐 風,南渡詩人尚數公。” 宋 趙彥衛 《雲麓漫鈔》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:“疇昔中朝士,簪紳仰令名。”《北齊書·王琳傳》:“ 梁 故 建寧公 琳 , 洛 濱餘胄, 沂川 舊族,立功代邸,効績中朝。”

(6).指中原。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中·李邕》:“﹝ 邕 ﹞尤長碑頌。雖貶職在外,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,多齎持金帛,往求其文。”《新五代史·南漢世家·劉隱》:“是時,天下已亂,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,可以避地,多游焉。”

(7).中原王朝。 清 時亦指 中國 。 宋 梅堯臣 《送祖擇之學士北使》詩:“中朝厚仁恩,四海望閶闔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一:“ 契丹 主曰:‘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。如 進 輩有幾?’虜所以固矜者,意謂 進 本虜族, 中國 無之。” 清 王韜 《變法自強下》:“我中朝素嚴海禁,閉關自守,不勤遠略。”

使君

[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]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,漢以後用做對州郡長官的尊稱

使君從南來,五馬立踟躕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桑》

航海

[navigation;seafaring] 泛指艦船在海洋上航行

輿圖

(1) [map]∶地圖(大多指疆域圖)

御史秦輿地圖。——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。索隱:“天地有覆載之德,故謂天為蓋,謂地為輿。”

下車駕長驅直搗幽州,取 蕭後輿圖以歸。——《楊家將演義》

(2) [territory]∶指疆域;疆土

輿圖之廣,歷古所無。——《新元史·世祖紀》

竊恐輿圖日蹙,天下非復趙家之有矣。——《平妖傳》

時論

(1).當時的輿論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常林傳》:“時論以 林 節操清峻,欲致之公輔,而 林 遂稱疾篤。” 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七:“ 檜 ( 秦檜 )知公不為時論所與,乃多引知名之士為助,欲傾 頤浩 ,奪其朝權。”

(2).對時事的評論;時事評論。 宋 王安石 《送王詹叔利州路運判》詩:“人才自古常難得,時論如君豈久孤。” 瞿秋白 《文藝雜著·鞘聲七》:“《申報》上到這一次才露出一篇‘特約的’時論,說穿了這層‘實在奧妙不可思議的’事理。” 朱自清 《三祝報章文學》:“現在有些報章翻譯外國時論,不少帶學術性的,是可喜的現象。”

博望

(1).古山名。即今 安徽 當塗 西南 東梁山 ,與 和縣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對如門,故又稱 天門山 。歷來為攻守要地。《文選·陸倕<石闕銘>》:“乃假天闕於 牛頭 ,託遠圖於 博望 。” 李善 註:“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雙闕。”

(2).苑名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侍宴華光殿曲水奉敕為皇太子作》詩:“登賢 博望 ,獻賦 清漳 。”詳“ 博望苑 ”。

(3). 漢 張騫 的封號。《漢書·張騫傳》:“ 騫 以校尉從大將軍擊 匈奴 ,知水草處,軍得以不乏,乃封 騫 為 博望侯 。” 明 劉基 《題陳大初畫扇》詩之二:“爭似乘槎隨 博望 ,玉繩光裹看山河。”參見“ 博望槎 ”。

聖主

(1).對當代皇帝的尊稱。《東觀漢記·鮑永傳》:“今聖主即位,天下已定,不降何待?” 唐 李白 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似浮雲殢 吳 越 ,君逢聖主游丹闕,一振高名滿帝都,歸時還弄 峨眉 月。” 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臣又自惟,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,備位輔弼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局詐》:“目下有某處將軍缺,倘不吝重金,僕囑內兄游揚聖主之前,此任可致。”

(2).泛稱英明的天子。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良醫知病人之死生,聖主明於成敗之事。” 漢 王褒 《聖主得賢臣頌》:“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,運籌合上意,諫諍則見聽。”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臣聞附下罔上,聖主之所宜誅;心狠貌恭,明時之所必罰。” 清 曾國藩 《何君殉難碑記》:“飢寒逼身,難顧廉恥;聖主不能安其民,慈母不能撫其子。”

達人

[open-minded and optimistic person] 樂觀豁達的人,行事不為世俗拘束的人;顯達的人

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。—— 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
宰輔

輔政的大臣。一般指宰相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本政》:“ 周公 之為宰輔也,以謙下士,故能得真賢。”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:“ 潛 弱年薄宦,不潔去就之跡,自以曾祖 晉 世宰輔,恥復屈身後代,自 高祖 王業漸隆,不復肯仕。”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商下》:“ 林甫 ( 李林甫 )出中書至寺,自以宰輔之尊,意謂功曹便於下馬處趨見,功曹乃於門內哭以待之。” 清 龔自珍 《<乾祿新書>自序》:“本朝宰輔,必由翰林院官。”

籌邊

籌劃邊境的事務。 宋 劉過 《八聲甘州·送湖北招撫吳獵》詞:“共記玉堂對策,欲先明大義次第籌邊。”《明史·吳執御傳》:“故曰籌邊不在增兵餉,而在擇人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南省試策四》:“請更以籌邊進,從來籌邊者三策:曰和,曰守,曰戰。”

遺疏

猶遺表。《梁書·袁昂傳》:“初, 昂 臨終遺疏,不受贈謚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徐中丞》:“﹝ 徐中丞 ﹞撫 吳 未踰年,以疾乞歸養,舟次於 淮安 卒。其遺疏云:‘願皇上除弊政毋示紛更,廣視聽而中有獨斷,愛民勿使之驕,用人先求其直。’” 易宗夔 《新世說·傷逝》:“ 如皋 冒鶴亭 輓以聯云:‘愛好似 王阮亭 ,微聞遺疏陳情,動天上九重顏色;憐才若 龔芝麓 ,為數攬衣雪涕,有階前八百孤寒。’蓋紀實也。”

勛名

功名。《後漢書·張奐傳》:“﹝ 張奐 ﹞及為將帥,果有勛名。” 宋 蘇舜欽 《春日感懷》詩:“望國勛名晚,傷時歲月飛。” 清 吳偉業 《東萊行》:“ 左氏 勛名照汗青,過江忠孝數中丞。” 劍農 《武昌革命始末記》:“成則共圖勛名,敗則生靈塗炭。”

未竟

[incomplete] 沒有完成

未竟之業

黃門

(1).宮禁。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蒲梢、龍文、魚目、汗血之馬充於黃門。”《通典·職官三》:“凡禁門黃闥,故號黃門。”

(2).官署名。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上乃使黃門畫者畫 周公 負 成王 朝諸侯以賜 光 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黃門之署,職任親近,以供天子,百物在焉,故亦有畫工。”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詔罷黃門乘輿狗馬……假與貧民。” 唐 張說 《玄武門侍射》詩序:“乃命紫微黃門,九卿六事,與熊羆之將,爪牙之臣,合宴焉。” 宋 蘇軾 《賜新除太中大夫守尚書左僕射呂大防辭免恩命不允詔》:“端揆黃門之任,虛之久矣。”

(3).官名。本 秦 官, 漢 因之。因給事黃門,故名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少府, 秦 官,掌山海池澤之稅,以給共養,有六丞。屬官有……中書謁者、黃門、鉤盾、尚方。”後為非宦者充任的黃門侍郎、給事黃門侍郎等官的簡稱。 南朝 梁 江淹 有《蕭太尉子姪為領軍江州兗州豫州淮南黃門謝啟》一文。 胡之驥 題注引《資治通鑑綱目》:“﹝ 蕭長懋 ﹞ 昇明 二年,除中書郎,遷黃門侍郎。”又《雜體詩三十首》中有《效潘黃門〈述哀〉》一首, 潘黃門 即指給事黃門侍郎 潘岳 。

(4).宦者,太監。因 東漢 黃門令、中黃門諸官,皆為宦者充任,故稱。《文選·嵇康<與山巨源絕交書>》:“豈可見黃門而稱貞哉!” 李周翰 註:“黃門,閹人也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凱傳》:“今宮女曠積,而黃門復走州郡,條牒民女。” 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黃門飛鞚不動塵,御廚絡繹送八珍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雷黃門凱旋圖歌》:“將軍五道催飛符,黃門鐵鞚按營壘。”

(5).謂男子不育。《阿毗曇毗婆沙論》卷三:“黃門般吒,無形二形。”原註:“有男形不能男,有女形不能女。” 唐 玄應 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七:“此雲黃門,其類有五:般茶迦,總名,謂具nan5根而不生子。二、伊利沙般茶迦,伊利沙,此雲妬,謂見他共婬即fa5情慾,不見不發。三、扇茶般茶迦,謂本來nan5根不滿,故不能生子。四、博叉般茶迦,謂半月作男,半月作女;博叉,此雲助,謂兩半月助成一滿月也。五、留拏般茶迦,謂被刑nan5根;留拏,此雲割也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黃門》:“世有男子雖娶婦而終身無嗣育者,謂之天閹,世俗命之曰黃門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