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宰相之門,入宮詹之室,居學士、侍御、孝廉、胄子之堂,足部履民家戶閾者,七十年於茲矣; 繼麻姑之跡,追王母之蹤,證如來、觀音、文殊、普賢之果,口遍食人間煙火者,八千歲猶然乎!
對聯全文
上聯:出宰相之門,入宮詹之室,居學士、侍御、孝廉、胄子之堂,足部履民家戶閾者,七十年於茲矣;
下聯:繼麻姑之跡,追王母之蹤,證如來、觀音、文殊、普賢之果,口遍食人間煙火者,八千歲猶然乎!
對聯備註:
(清-李漁《新安孫蓮叔觀旭樓》)
參考注釋
宰相
[prime minister (in feudal China)]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
此為宰相聽事誠隘。(聽事,即“廳事”,大廳;處理公事,接待賓客的廳堂。)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實宰相之職也。——清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
宮詹
即太子詹事。屬東宮詹事府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二·薛佩玉》:“ 薛 君諱 佩玉 , 山西 芮城 人,辛丑進士,出予友 李宮詹 容齋 之門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陸押官》:“ 趙公 , 湖廣 武陵 人,官宮詹,致仕歸。”
學士
(1) [bachelor]∶學位的一種,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
文學士
(2) [scholar]∶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
侍御
(1).侍奉(君王)。《書·冏命》:“今予命汝作大正,正於羣僕侍御之臣。”《史記·樂毅列傳》:“今足下使人數之以罪,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,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,故敢以書對。” 宋 蘇轍 《梁惟簡供備庫使誥》:“朕惟崇慶,日總萬機,號令所至,澤遍海內。況其左右侍御之臣,朝夕執事之勞,而有不被其賜者乎?”《醒世恆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禮部官見了 玉英 這個容儀,已是萬分好了。但祇年紀幼小,恐不諳侍御,發回寧家。”
(2).侍奉君王的人。《書·冏命》:“昔在 文 武 ,聰明齊聖。小大之臣,鹹懷忠良,其侍御僕從,罔匪正人。” 孔 傳:“小臣皆良,僕役皆正。”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既寤,所坐猶嚮者之處,侍御猶嚮者之人。”
(3).指帝王的侍姬。《公羊傳·僖公二年》:“ 獻公 朝諸大夫而問焉,曰:‘寡人夜者寢而不寐,其意也何?’諸大夫有進對者曰:‘寢不安與,其諸侍御有不在側者與?’ 獻公 不應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情試》:“陛下的心事,臣等盡知,不過為皇嗣未生,東宮暫缺,故此要博選嬪妃,以充侍御耳。”
(4).泛指婢妾。《漢書·外戚傳上·孝昭上官皇后》:“ 安 醉則裸行內,與後母及父諸良人、侍御皆亂。” 顏師古 註:“良人謂妾也。侍御則兼婢矣。”
(5).為尊者御車。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:“ 公 曰:‘諾。’與 孔子 車一乘,馬二疋,豎子侍御。”
(6).唐代稱殿中侍御史、監察御史為侍御。後世因沿襲此稱。 唐 李白 有《贈韋侍御黃裳》詩。 王琦 注引《因話錄》:“御史台三院,一曰台院,其僚曰侍御史,眾呼為端公;二曰殿院,其僚曰殿中侍御史,眾呼為侍御;三曰察院,其僚曰監察御忠,眾呼亦曰侍御。” 明 車璽 《<河汾諸老詩集>序》:“侍御 沁水 李公 叔淵 企仰鄉賢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一路蕭蕭疎疎,落起細雨來。同行一為 謝小林 侍御,一為 鄭仲池 太史。”
(7).指專供帝王食用的極精細的米糧。《詩·大雅·召旻》“彼疏斯粺” 漢 鄭玄 箋:“米之率,糲十,粺九,鑿八,侍御七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其術在《九章·粟米之法》。彼云:‘粟率五十,糲米三十,粺二十七,鑿二十四,御二十一。’言粟五升,為糲米三升。以下則米漸細,故數益少。四種之米,皆以三約之,得此數也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摘注論語》:“王所食也,米至侍御而細極矣。”
孝廉
[two subjects to select offcials in Han Dynasty] 漢代選拔官吏的兩種科目。孝,指孝子,廉,指廉潔之士。後來被舉薦的人也稱為“孝廉”
舉孝廉不行。——《後漢書·張衡傳》
胄子
(1).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長子。《書·舜典》:“ 夔 !命汝典樂,教胄子。” 孔 傳:“胄,長也,謂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繼父世者,惟長子耳,故以胄為長也。”按, 清 王引之 《經義述聞·尚書上》“教胄子”,以《說文》引作“教育子”,《史記·五帝本經》則作“教穉子”,認為“育子,穉子也”。“育、胄古聲相近,作胄者假借字耳”。並謂“教胄”兩字當連續,則以“教胄”即教育,與舊注異。 晉 潘岳 《世祖武皇帝誄》:“胄子入學,辟雍宗禮。” 宋 張栻 《宇文閬州志》:“ 栻 嘗以謂,自先王教胄子之法壞,大家世族不得盡成其材。”
(2).國子學生員。 晉 潘尼 《釋奠頌》:“莘莘胄子,祁祁學生。”《隋書·高祖紀下》:“而國學胄子,垂將千數,州縣諸生,鹹亦不少。” 唐 杜甫 《折檻行》:“青衿胄子困泥塗,白馬將軍若雷電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五:“ 知節 , 全義 之子也。七歲父卒, 太祖 軫念曰:‘真羽林孤兒也。’召入內,送國子學,列青衿胄子之間。”
家戶
(1).每家每戶,家家戶戶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用刑》:“暴兵百萬,動數十年,天下有生離之哀,家戶懷怨曠之嘆。”
(2).家族,部族。《宋書·氐胡傳》:“十一月, 茂蔓 聞 定 敗,將家戶及 興國 東征,欲移居 上邽 。”
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註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”
於茲
(1).在此。《書·盤庚上》:“我王來,既爰宅於茲。” 孔 傳:“言 祖乙 已居於此。” 明 胡應麟 《詩藪·遺逸中》:“殘珠剩玉,淪沒淵海,能亡三嘆?因識其目於茲雲。”
(2).於今,至今。 漢 東方朔 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虛心定志,欲聞流議者,三年於茲矣。” 晉 潘岳 《懷舊賦》:“不歷 嵩丘 之山者,九年於茲矣。” 唐 韓愈 《祭侯主簿文》:“我狎我愛,人莫與夷,自始及今,二紀於茲。”
(3).當今,今世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:“休烈顯乎無窮,聲稱浹乎於茲。” 顏師古 註:“於茲,猶言今茲也。”
吁嗟;嘆息。 漢 蔡邕 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銘》:“於茲先生,秉德恭勤。”
(1).至今。《史記·樗里子甘茂列傳》:“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監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朕立諫鼓、設謗木,於茲三年矣。”
(2).在此。 南朝 齊 王儉 《褚淵碑文》:“執銓以平,御煩以簡。 裴楷 清通, 王戎 簡要,復存於茲。”
追王
謂給死者追加王號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追王 大王 、 王季 ,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。”《孔叢子·居衛》:“雖同追王,亦不可乎?” 明 許三階 《節俠記·忠忤》:“聖上貴為天子,立七廟追王其祖。”
如來
佛的別名。梵語意譯。“如”,謂如實。“如來”即從如實之道而來,開示真理的人。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。《金剛經·威儀寂靜分》:“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廬山慧遠法師誄》:“仰弘如來,宣揚法雨;俯授法師,威儀允舉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七回:“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, 如來 召請。” 清 趙翼 《大石佛歌》:“是誰鑿破山骨裂,幻出如來身半截。”
觀音
見“觀世音”
文殊
佛教菩薩名。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。意譯為“妙吉祥”、“妙德”等。其形頂結五髻,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;持劍、騎青獅,象徵智慧銳利威猛。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,與司“理”的 普賢菩薩 相對。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。 晉 殷晉安 《文殊象贊》:“ 文殊 淵睿,式昭厥聲。”《四遊記·唐三藏被難得救》:“願佛慈悲,早見 文殊 金身,賜我真經,留傳東土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西僧》:“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, 觀音 、 文殊 猶生。”
普賢
佛教菩薩名。梵名為Samantabhadra,也譯為“遍吉”。與 文殊菩薩 並稱為 釋迦牟尼佛 之二脅士。寺院塑像,侍立於 釋迦 之右,乘白象。以“大行”著稱,其道場為 四川 峨眉山 。 宋 黃庭堅 《為黃龍心禪師燒香頌》詩之一:“夢中沉卻da3法船, 文殊 頓足 普賢 哭。” 趙朴初 《僧伽和佛的弟子》:“大乘經典特別稱道 文殊師利 的大智, 普賢 的大廳, 觀世音 的大悲, 地藏 的大願,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。”
食人
(1).侍候人。《莊子·應帝王》:“﹝ 列子 ﹞三年不出,為其妻爨,食豕如食人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食,音嗣。”
(2).供人食用。《荀子·富國》:“夫天地之生萬物也,固有餘,足以食人矣。”
煙火
(1) [smoke and fire]∶火和煙
嚴禁菸火
滿面塵灰煙火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(2) [cooked food]∶熟食
不食人間煙火
(3) [fireworks]∶煙花
教賁四叫花兒匠來,做幾架煙火。——《jin3瓶3梅》
(4) [joss sticks and candles]∶祭祖時點的香火,借指後嗣
(5) [beacon-fire]∶指烽火
千歲
(1) [a thousand years]∶千年。泛指年代長久
(2) [Your Highness]∶對天子(皇帝)所封諸王的直接稱呼,小說和戲劇中常用
千歲爺
(3) [His Highness]∶對天子(皇帝)所封諸王的間接稱呼
猶然
(1).舒遲貌。《大戴禮記·哀公問五義》:“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,而不可及也。”《逸周書·官人》:“喜色猶然以出。” 朱右曾 校釋:“猶然,舒和貌。”
(2).微笑自得之貌。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 宋榮子 猶然笑之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 崔 李 云:‘猶,笑貌。’”
(3).尚且。《史記·遊俠列傳》:“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猶然遭此菑,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?”
(4).尚且如此。 清 方文 《胡母節壽詩》:“世變節義如輕塵,男子猶然況婦人。”
(5).仍然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張勝 的心,死後猶然相從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六回:“﹝一對料絲燈﹞今已六十餘年,猶然簇新。” 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一部分一:“至今四十多年了,這幅畫景,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。”
(6).仍然如此。 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 唐 世士人宴聚,盛行葉子格, 五代 、國初猶然,後漸廢不傳。”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關鎮雜記·秦皇島》:“﹝ 秦皇 ﹞下馬拜,荊皆垂首向地,如頓伏狀。至今猶然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五:“ 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,開國猶然,近人多易以‘頓首’二字。”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
對聯推薦
對聯:好勇好剛總須好學 有文有武還要有恆
教育,8字對聯對聯:花放杏林滋氣血 藥生蘭室補肢身
藥店,7字對聯對聯:杜光范之門,人將望而去矣;
名人名家,13字對聯對聯:方丈蓬萊多伴侶; 木公金母相東西。
名人名家,集句,8字對聯對聯:有嚴有翼非有 無聲無臭非無
名勝,江蘇,書院,6字對聯對聯:百族一心同報國 五星萬代總描天
國慶節,7字對聯對聯:道道非常道; 天天小有天。
名人名家,復字,6字對聯對聯:海市蜃樓皆幻影 忠臣孝子即神仙
名勝,山東,7字對聯對聯:高深雄奇五嶽之外 神怪倏然萬靈所居
名勝,雲南,8字對聯對聯:登臨莫謂苦 小恬自然涼
名勝,青城山,5字對聯對聯:檀信皈依增福慧 山門清靜絕非虞
名勝,浙江,7字對聯對聯:十分春意妝銀面 七彩霓虹架玉門
婚聯,日序婚聯,7字婚聯對聯:書歸天祿閣 人在首陽山
題贈,5字對聯對聯:眾聞者應當發願與諸上善人俱會
名勝,江蘇,14字對聯對聯:沙千里楊萬里戈壁舟行黃沙綠浪
復字,鑲嵌,14字對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