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命汝司徒,敬敷五教; 天錫公純嘏,永肩一心。

名人名家壽聯六十壽9字壽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帝命汝司徒,敬敷五教;
下聯:天錫公純嘏,永肩一心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黃嗣東《賀張百熙60壽聯》)

參考注釋

帝命

(1).猶天命。天帝的意志。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“有 周 不顯,帝命不時。”

(2).天子的命令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 夔 典樂,和神人; 龍 作納言,出入帝命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祭屈原文》:“惟 有宋 五年月日, 湘州 刺史 吳郡 張邵 恭承帝命,建旟舊 楚 ,訪懷沙之淵,得捐珮之浦。” 明 劉基 《官箴上》:“慈匪予愛,帝命溥時;威匪予憎,國有恆規。”

司徒

(1).官名。相傳 少昊 始置, 唐 虞 因之。 周 時為六卿之一,曰地官大司徒。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 漢哀帝 元壽 二年,改丞相為大司徒,與大司馬、大司空並列三公。 東漢 時改稱司徒。歷代因之, 明 廢。後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。 明 伊耕 《春懷》詩:“轉輸坐見司徒急,經略親看相國行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聽稗》:“先祖太常,家父司徒,久樹東林之幟;選詩 雲間 ,徵文 白下 ,新登復社之壇。” 王季思 註:“父名 恂 ,官至戶部尚書。這職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,因此稱他作司徒。”參閱《通志·職官二》、《續通典·職官二》。

(2).複姓。 五代 時有 司徒詡 。見《舊五代史·周書》本傳。

五教

(1).五常之教。指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五種lun4道德的教育。《書·舜典》:“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。” 孔 傳:“布五常之教。”《左傳·文公十八年》:“舉八元,使布五教於四方,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共、子孝。”《舊唐書·玄宗紀下》:“敦風勸俗,五教攸光。”

(2).古代練兵的五項內容。《管子·兵法》:“五教,一曰教其目,以形色之旗;二曰教其身,以號令之數;三曰教其足,以進退之度;四曰教其手,以長短之利;五曰教其心,以賞罰之誠。五教各習,而士負以勇矣。”

(3). 唐 人對司徒的別稱。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“五教念女早寡,不能忘情,乃召門生故吏而告之。”此指 唐 司徒 裴璩 。 宋 洪邁 《容齋四筆·官稱別名》:“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……太尉為掌武,司徒為五教。”

(4).佛教語。華嚴宗判教為五,即小教、始教、終教、頓教、圓教。 唐 法藏 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卷一:“一、小乘教,二、大乘始教,三、終教,四、頓教,五、圓教……此上五教,非局判經。”

天錫

上天賜予。《宋史·韓世忠傳》:“ 世忠 先得賊軍號,隨聲應之,周覽以出,喜曰:‘此天錫也。’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故四·土魯番表文》:“皇上睿知天錫,如日升之無不照。”

純嘏

大福。《詩·小雅·賓之初筵》:“錫爾純嘏,子孫其湛。” 朱熹 集傳:“嘏,福;湛,樂也。” 唐 張說 《楊君碑》:“公稟純嘏之粹靈,漸軌物之名教。” 明 徐渭 《鮑府君醮科》之三:“尊罍在手,再挹流黃,祝史陳辭,承熙純嘏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獻壽》:“與二弟同增純嘏,並享遐齡。”

一心

(1) [wholeheartedly;heart and soul]∶全心全意地;專心;一心一意

一心為革命

(2) [of one mind;be at one]∶齊心;同心

萬眾一心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