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葼教蘇氏兄弟,要知取次成名,曾斷慈母機中杼; 負米走大湖南北,豈意歸來失恃,空悲遊子身上衣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折葼教蘇氏兄弟,要知取次成名,曾斷慈母機中杼;
下聯:負米走大湖南北,豈意歸來失恃,空悲遊子身上衣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曾國藩《挽凌玉垣母聯》)

參考注釋

折葼

折取細枝。《方言》第二:“木細枝謂之杪…… 青 、 齊 、 兗 、 冀 之間謂之葼, 燕 之北鄙 朝鮮 、 洌水 之間謂之策。故《傳》曰:‘慈母之怒子也,雖折葼笞之,其惠存焉。’” 郭璞 註:“言教在其中也。”亦以指鞭笞。 清 梅曾亮 《陸母林孺人像贊》:“愛子惟一,折葼弗惜。”

兄弟

(1) [brother]

(2) 專指弟弟

(3) 男子自稱

要知

書簡套語。鑑察、察知。 宋 歐陽修 《與韓忠獻王書》:“ 范公 人之雲亡,天下嘆息。昨其家以銘見責。雖在哀苦,義所難辭,然極難為文也。伏恐要知。”

取次

亦作“ 取此 ”。1.隨便任意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此兒當興卿門宗,四海將受其賜,不但卿家,不可取次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送元二適江左》詩:“經過自愛惜,取次莫論兵。”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兀的不取次棄捨,等閒拋掉。” 汪文溥 《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》詩:“有時西笑入 長安 ,七貴三公取次看。”

(2).草草,倉促。《敦煌變文集·葉淨能詩》:“何不揭氈看驗之?取此行麁疎法令。” 宋 陸游 《秋暑夜興》詩:“呼童持燭開藤紙,一首清詩取次成。” 元 朱庭玉 《青杏子·送別》曲:“腸斷處,取次作別離。”

(3).次序。 北齊 斛律羨 《北齊樂歌》:“日日飲酒醉,國計無取次。”

(4).謂次第,一個挨一個地;挨次。 元 揭傒斯 《山市晴嵐》詩:“近樹參差出,行人取次多。” 清 朱彝尊 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》詩:“妙舞娑盤歇,華鐘取次催。”

(5).尷尬,進退兩難。

成名

[become famous] 因為某種成就而有了名聲

足以成名

慈母

[loving mother] 古謂父嚴母慈,故稱母為慈母;古稱撫育自己成人的庶母為慈母

機中

機智允當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酒謔》:“客曰:‘小人亦嘗留心字畫,切觀太保之書,雖 王右軍 復有不及者。’ 趙 詬之曰:‘汝玩我耶?’曰:‘某嘗觀法書雲, 王 書一字入木八分。今太保之書,一落筆則入木十分,豈不為過於 右軍 耶?’坐人皆賞其機中。”

負米

謂外出求取俸祿錢財等以孝養父母。《孔子家語·致思》:“ 子路 見於 孔子 曰:‘負重涉遠,不擇地而休;家貧親老,不擇祿而仕。昔 由 也,事二親之時,常食藜藿之實,為親負米百里之外。’” 宋 司馬光 《送伯淳監汝州酒》詩:“惟知負米樂,不覺抱關卑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碑帖·家刻》:“ 乾隆 五十三四年間,始出門負米,初為 畢秋帆 尚書刻《經訓堂帖》十二卷,又自臨 漢 碑數種。”

南北

(1) [north and south]∶北方和南方

(2) [from north to south]∶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

歸來

[return] 返回原來的地方

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。——宋· 張俞《蠶婦》

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

失恃

[one's mother died] 指死了母親(語出《詩·小雅·蓼莪》:“無父何怙,無母何恃。”)

空悲

指淒涼憂傷的胸懷。 唐 韓愈 《秋懷詩》:“離離掛空悲,慼慼抱虛警。”

遊子

[man travelling or residing far away from home] 久居他鄉或異國之人

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。——孟效《遊子吟》

浮雲蔽白曰,遊子不顧反。——《古詩十九首》

浮雲遊子意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

身上

(1) [on one's body]∶身體上

希望寄託青年人身上

(2) [have sth. with one]∶隨身[攜帶]

身上沒帶筆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