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地方興教養諸業繼起有人豈惟孝子慈孫尤屬望南通後進 以文學名光宣兩朝日記若在用裨徵文考獻當不讓常熟遺篇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為地方興教養諸業繼起有人豈惟孝子慈孫尤屬望南通後進
下聯:以文學名光宣兩朝日記若在用裨徵文考獻當不讓常熟遺篇

對聯備註:

(蔡元培挽張謇。日記:指《張謇日記》)

參考注釋

地方

(1) [local]

(2) 當地

地方公共汽車線路

地方武裝

(3) 各行政區的

地方政治

地方風俗

教養

(1) [train;educate;bring up]∶教育培養

教養子女

(2) [education;breeding;culture;upbringing]∶指一般文化道德修養

他是一個有教養的人

繼起

繼續興起。 清 朱燾 《北窗囈語》:“獨名重之士,每致繼起無人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學說例》:“自歷史變故,諸子繼起,意內言外,分析始多。” 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五編第二章第八節:“ 四川 大邑 反教會鬥爭爆發後, 川 南大震。 崇慶 、 灌縣 、 郫縣 等地先後繼起, 綦江 且有義和團的活動。”

有人

(1).謂有傑出的人物。《晉書·忠義傳序》:“ 卞壼 、 劉超 、 鍾雅 、 周虓 等已入列傳,其餘即敍其行事,以為《忠義傳》,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。” 唐 韓愈 《興元少尹房君墓誌》:“ 房 故為官族,稱世有人。”

(2).謂有靠山。如:朝中有人好做官。

(3).泛指有某人。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有人曰:‘我善為陳,我善為戰,大罪也。’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一:“櫻桃小口嬌聲顫,不防花下,有人腸斷。” 巴金 《春》一:“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,發出了這樣的叫聲。”

豈惟

見“ 豈唯 ”。

孝子慈孫

孝敬父母、祖先的子孫後輩。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暴其民甚,則身弒國亡;不甚,則身危國削。名之曰‘幽’、‘厲’,雖孝子慈孫,百世不能改也。” 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六:“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,乃孝子慈孫之心,謹重親之遺體,使其他日不為城邑道路溝渠耳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二五回:“祖宗雖沒了,然而孝子慈孫,追遠起來,便如在其上。”

屬望

[hope;expect] 期望;期待

後進

(1) [backward;laggard;those who lag behind]∶進步比較慢、水平比較低的人或集體

見後進就幫

(2) [less advanced]∶學識或資歷較淺的人

喜誘益後進。——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

(3) [descendants] 後輩

新舊一體,僑學兼顧,尊重前輩,培養後進

學名

(1) [scientific name]∶科學上採用的專業名稱

“銹”的學名為“氧化鐵”

(2) [one’s formal name used at school]∶小孩入學時用的正式名字

光宣

猶發揚光大。《陳書·廢帝紀》:“克嗣洪基,光宣寶業,惠養中國,綏寧外荒。”

兩朝

(1).指前後兩個君主統治的兩代王朝。《南齊書·王儉傳》:“臣逢其時,而叨其位,常總端右,亟管銓衡。事涉兩朝,歲綿一紀。” 唐 杜甫 《蜀相》詩:“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”《舊唐書·韓弘傳》:“及 齊 、 蔡 賊平,勢屈入覲,兩朝寵待加等, 弘 竟以名位始終,人臣之幸也。”

(2).指兩個國家。《宋史·宇文昌齡傳》:“送 遼 使至 雄州 ,當宴,從者不待揖而坐, 昌齡 誚其使曰:‘兩朝聘好百年矣,入境置宴,非但今日,揖而後坐,此禮渠可闕邪?’”

日記

[diary] 每天或經常把發生的事、處理的事務或觀察東西寫下來的記錄,尤指個人活動、思考或感覺的每日記錄

徵文

(1) [solicit articles or essays]∶公開徵集詩文稿件

徵文啟事

(2) [foundation]∶以成文為依據

徵文據法

不讓

(1)

[not decline]∶不遜讓;不推辭

當仁不讓

(2)

[not allow]∶不同意,不許

我想幫幫忙,他還不讓呢

遺篇

(1).前人遺留下來的詩文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蜀都士女》:“ 子山 翰藻,遺篇有厚。” 宋 劉克莊 《十月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讀<劉賓客集>》詩:“坐對遺篇忘漏盡,手遮殘燭怕風吹。” mao99東 《浪淘沙·北戴河》詞:“往事越千年, 魏武 揮鞭,東臨 碣石 有遺篇。”

(2).散佚的篇章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書解》:“由此言之,經缺而不完,書無佚本,經有遺篇。折累二者,孰與蕞殘?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