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雲獻八斗才,東觀校讎,誰教憎命文章,翻為海外乘槎客; 乘風破萬里浪,南州冠冕,並惜明時鼓吹,剩有人間折桂詞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凌雲獻八斗才,東觀校讎,誰教憎命文章,翻為海外乘槎客;
下聯:乘風破萬里浪,南州冠冕,並惜明時鼓吹,剩有人間折桂詞。

對聯備註:

(清末近現代初-楊士琦《挽文廷式聯》)

參考注釋

凌雲

[reach the clouds;soar to the skies] 高聳入雲

壯志凌雲

八斗

[man of great talent] 舊時比喻高才。典出宋·無名氏《釋常談》:“ 謝靈運嘗曰:‘天下才有一石, 曹子建獨占八斗,我得一斗,天下共分一斗。’”

東觀

(1). 東漢 洛陽 南宮內觀名。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《漢記》於此,書成名為《東觀漢記》。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。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》:“臣職居南史,身典東觀,謹述私榮、傳之方策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錄》詩:“遠取南朝貴公子,重修東觀帝王書。”

(2).稱宮中藏書之所。 北周 庾信 《皇夏樂》:“南宮學已開,東觀書還聚。” 唐太宗 《賦尚書》詩:“ 崇文 時駐步,東觀還停輦。輟膳玩《三墳》,暉燈披《五典》。” 清 錢謙益 《<董文敏公遺集>序》:“故其題識賞鑒之文,區明雅俗,別裁真偽,東觀輸其博,南宮遜其精。”

校讎

亦作“校仇”。 1.一人獨校為校,二人對校為讎。謂考訂書籍,糾正訛誤。 漢 劉向 《<管子>序》:“所校讎中《管子》書三百八十九篇。” 唐 韓愈 《送鄭十校理序》:“秘書,御府也,天子猶以為外且遠,不得朝夕視,始更聚書 集賢殿 ,別置校讎官,曰學士,曰校理。”《宋史·職官志四》:“﹝ 元祐 三年﹞十二月,詔禮部,本省長貳定校讐之課,月終具奏。” 清 吳翊 《洞庭山館呈司寇東海公》詩之二:“錦堂恩詔許歸休,妙選賓僚佐校讐。”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明解故上》:“自 隋 以降,書府失其守,校讎之事,職諸世儒。”

(2).比試;比較。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潘爛頭》:“或謂 潘 曰:‘汝素以術自衒,今天師至矣,敢與之校讎乎?’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蔣抑卮》:“事物不相校讎,輒昧善惡。”

憎命

憎惡命運(亨通)。語出 唐 杜甫 《天末懷李白》詩:“文章憎命達,魑魅喜人過。” 楊倫 箋註:“文人多遭困躓,反似憎命之達者,即詩能窮人意。” 明 孫柚 《琴心記·獄中哀泣》:“文章憎命欲如何,始信無階有網羅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二回:“ 祖士雅 氣概激昂, 桓子野 性情悽惻, 痴珠 兼而有之。文章憎命,對策既擯於主司,上書復傷乎執政。”參見“ 文章憎命 ”。

文章

(1) [article;essay]∶原指文辭,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

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

(2) [literary works;writings]∶泛指著作

為文章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
每為文章。

(3) [hidden meaning]∶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

話里有文章

(4) [thing;program]∶事情;程式

照例文章總得做好

海外

[abroad;overseas] 超出國界,即國外

海外同胞

槎客

(1).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十載,傳說天河與海通。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,有人乘之去十餘日,至一城,見一丈夫在河邊飲牛,便問此是何處,答曰,君還至 蜀郡 訪 嚴君平 則知。“後至 蜀 ,問 君平 ,曰:‘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。’計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。”“槎客”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。

(2). 清 海寧 人 吳騫 字“槎客”。 吳 有書五萬卷,築 拜經樓 藏之。 傅增湘 《藏園群書題記·校<北夢瑣言>跋》:“有《北夢瑣言》一帙,繕録工雅,有 紅藥山房 、 拜經樓 、 海寧 楊 氏諸印,卷首有‘ 宋 本’、‘乙’二印,審是 槎客 所鈐。”按,傳說 漢 使 張騫 曾乘槎窮 河 源,故 吳 以 槎客 為其字。

乘風

[with fair wind] 順風;憑藉風力

乘風向法國駛去

萬里

萬里(1916- ) :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。山東東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國gong22黨。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、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。建國後,任西南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、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、鐵道部部長、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、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國務院副總理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。

南州冠冕

南方人才中傑出的人。指才識出眾的人。

明時

(1).闡明天時的變化。《易·革》:“君子以治厤明時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脩治厤數以明天時也。” 南朝 梁 陸倕 《新刻漏銘》:“治歷明時,盈縮之度無準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中:“治歷明時之本,固在於此也。”

(2).指政治清明的時代。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。《隸續·漢沛相范皮闕》:“嗟痛明時, 仲治 旡年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志欲自效於明時,立功於聖世。” 嚴復 《戊戌八月感事》詩:“求治翻為罪,明時誤愛才。”

鼓吹

(1) [advocate;proclaim far and wide]∶宣揚,使眾人知道

鼓吹六經

(2) [preach;play up]∶吹噓

鼓吹種族優劣論

剩有

剩有;猶有。 宋 盧祖皋 《漁家傲》詞:“不用五湖尋小艇,吾廬賸有閒風景。” 清 萬壽祺 《程大來說郡中祈年大張燈火悽然有感》詩:“賸有銅駝淚,空傳《白馬篇》;甲申前此夕,冠佩正朝天。” 蔣智由 《鳴蟬滿樹讀<離騷>》詩:“賸有中原歌哭意,鳴蟬滿樹讀《離騷》。”

人間

[man’s world;the world]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

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

人間四月芳菲盡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
折桂

《晉書·郤詵傳》:“ 武帝 於 東堂 會送,問 詵 曰:‘卿自以為何如?’ 詵 對曰:‘臣舉賢良對策,為天下第一,猶桂林之一枝, 崑山 之片玉。’”後因以“折桂”謂科舉及第。 唐 杜甫 《同豆盧峰知字韻》:“夢蘭他日應,折桂早年知。” 宋 張掄 《滿庭芳·壽楊殿帥》詞:“流慶遠;芝蘭秀髮,折桂爭先。” 清 李漁 《奪錦樓》第一回:“那些未娶少年一發踴躍不過,未曾折桂,先有了月里嫦娥。” 王毓岱 《示和甫》詩:“擷芹復折桂,親非由我顯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