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隨鞭弭廿餘年,鹹欽威震華夷,青史流傳,惟偉人乃有偉業; 暌侍襜帷九閱月,忽聽風摧梁棟,丹旌遙望,受恩深者報恩難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追隨鞭弭廿餘年,鹹欽威震華夷,青史流傳,惟偉人乃有偉業;
下聯:暌侍襜帷九閱月,忽聽風摧梁棟,丹旌遙望,受恩深者報恩難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黃本富《挽左宗棠聯》)

參考注釋

追隨

(1) [follow]

(2) 仿效前人的事跡

(3) 跟隨

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

鞭弭

(1).馬鞭和弓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不獲命,其左執鞭弭,右屬櫜鞬,以與君周旋。” 杜預 註:“弭,弓末無緣者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酬太原狄尚書見寄》:“ 幽 並 俠少趨鞭弭, 燕 趙 佳人奉管絃。” 明 張煌言 《答延平世子經書》:“昨知肇基東土,正擬躬執鞭弭,稍効馳驅。”

(2).借指戎馬生活。 清 顧炎武 《哭顧推官》詩:“崎嶇鞭弭間,周旋僅一歲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截磯》:“適從 武昌 回署,整頓兵馬,願從鞭弭。”

餘年

[one's remaining years] 暮年;晚年

威震

亦作“ 威振 ”。1.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。《逸周書·時訓》:“春分之日,玄鳥至,又五日雷乃發聲,又五日始電……不始電,君無威震。”

(2).以威力或聲勢使之震動。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當是時,公子威振天下。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 楚莊 有 叔孫 、 子反 ,定 江 淮 ,威震諸夏。”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搦 秦 起 趙 ,威振八蕃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四回:“ 操 ( 曹操 )大喜曰:‘ 關 某威震華夏,未逢對手;今遇 令明 ,真勁敵也。’” mao88東 《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》:“我東北野戰軍在冬季攻勢中,……殲滅大部敵人,迭克名城,威震全國。”

華夷

(1).指 漢 族與少數民族。後亦指 中國 和外國。《晉書·元帝紀》:“天地之際既美,華夷之情允洽。” 唐 杜甫 《嚴公廳宴詠蜀道畫圖》:“華夷山不斷, 吳 蜀 水相通。” 宋 蘇軾 《賜太師文彥博生日禮物口宣》:“卿勛在廟社,名聞華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大誓答問第二十四》:“又譯字之人,必 華 夷兩通而後能之。”

(2). 宋 元 時指國家的疆域。 元 關漢卿 《一枝花·杭州景》套曲:“大 元 朝新附國,亡 宋 家舊華夷。” 王季思 註:“ 宋 元 時稱國家的疆域為華夷,因為它包括了少數民族地區。” 元 王實甫 《麗春堂》第二折:“則俺那仁慈的明聖主,掌一統錦華夷,可則是平安了十萬里。” 明 《殺狗記·看書苦諫》:“再整舊華夷,重覩江山麗。”

青史

[annals of history] 古時用竹簡記事,所以後人稱史籍為青史

青史留名

垂青

流傳

[circulate;spread; be in circulation;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]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

流傳後世

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

偉人

[great person;great man] 功績卓著受人尊敬的人

一代偉人

偉業

[great cause] 卓著的業績

他的偉業千古流傳

襜帷

(1).車上四周帷帳。《後漢書·郭賀傳》:“ 顯宗 巡狩到 南陽 ,特見嗟嘆,賜以三公之服。黼黻冕旒。勑行部去襜帷,使百姓見其容服,以章有德。”

(2).借指車駕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:“都督 閻公 之雅望,棨戟遙臨; 宇文 新州之懿範,襜帷暫駐。” 明 李攀龍 《趙州道中憶殿卿》詩:“憶爾襜帷出牧年,風塵誰識使君賢。”

閱月

經一月。《新唐書·李景儉傳》:“及 延英 奉辭, 景儉 自陳見抑遠, 穆宗 憐之,追詔為倉部員外郎,不遣。閲月,拜諫議大夫。” 明 李贄 《又與從吾書》:“ 無念 來歸,得尊教,今三閲月矣,絶無音使,豈科場事忙不暇作字乎?” 郭沫若 《月蝕》:“我們回到 上海 來不覺已五閱月了。”

梁棟

棟樑比喻擔任國家重任的人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士階條例》:“並擬省試、京試俱三年一次,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,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練,庶可倍獲真材,儲為樑棟。”

(1).屋宇的大梁。 晉 郭璞 《遊仙詩》之二:“青谿千餘仞,中有一道士。雲生梁棟間,風出窻戶里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題王仲弓兄弟巽亭》詩:“里中多佳樹,與世作梁棟。”

(2).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大夫 文種 者,國之梁棟,君之爪牙。”《隋書·李景傳》:“ 楊玄感 之反也,朝臣子弟多預焉,而 景 獨無關涉。帝曰:‘公誠直天然,我之梁棟也。’” 明 徐復祚 《投梭記·渡江》:“你自昔翩翩雄恣,英名徹遐邇,是王家梁棟,天府彝鼒。” 何其芳 《哭zhou88來同志》詩:“一身真比 泰山 重,萬kou8交稱梁棟傾。”

丹旌

舊時出喪所用的紅色銘旌。 唐 柳宗元 《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》:“丹旌即路,祖奠在庭。” 宋 蘇舜欽 《韓忠憲公輓詞》之二:“霜風吹縞帳,野月照丹旌。”

遙望

[look into the distance] 向遠處看;看遠方

遙望山頭的蒼松

受恩

受到恩惠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復恩》:“夫施德者,貴不德,受恩者,尚必報。”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臣不勝受恩感激。” 唐 韓愈 《為裴相公讓官表》:“受恩益大,顧己益輕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回:“料想 安公子 在 十三妹 跟前受恩深重,也斷沒個不允之理。”

報恩

[pay a debt of gratitude] 報答所受到的恩惠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