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革裹屍還,是男兒得意收場,惟憐室有雙親,瞑目尚余難了事; 鵑聲啼血盡,痛夫子招魂不返,更苦孤無六尺,傷心猶剩未亡人。

輓聯名人名家

對聯全文

上聯:馬革裹屍還,是男兒得意收場,惟憐室有雙親,瞑目尚余難了事;
下聯:鵑聲啼血盡,痛夫子招魂不返,更苦孤無六尺,傷心猶剩未亡人。

對聯備註:

(清-李續賓妻《挽李續賓聯》)

參考注釋

馬革裹屍

[be wrapped in a horse's hide;death under shield;die on the battlefield] 用馬皮包裹屍體,指軍人戰死沙場

男兒

(1) [man]∶男子漢

男兒有淚不輕彈

(2) [husband] [近]∶指丈夫

得意

[proud of oneself;complacent;revel in] 滿意,感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

得意的男孩

十二分得意

收場

(1) [stop]∶終止;結束

這件事情可不好收場

(2) [end;ending]∶結局;下場

圓滿的收場

雙親

[(both) parents; father and mother] 父親和母親

瞑目

[close the eyes] 閉上眼睛,多指人死時無所牽掛

死不瞑目

了事

(1).辦妥事情;使事情得到結束。《新五代史·雜傳·鄭珏》:“帝( 梁末帝 )曰:‘事急矣,寶固不足惜,顧卿之行,能了事否?’”《古今小說·臨安里錢留髮跡》:“﹝ 錢鏐 ﹞怕 顧全武 不能了事,自起大軍來接應。” 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小峰》:“改為橫行,格式全照《兩地書》,則不到二百頁可了事。”

(2).明白事理;精明能幹。《南史·蔡樽傳》:“卿殊不了事。”《資治通鑑·梁武帝太清二年》:“ 景 ( 侯景 )又請遣了事舍人出相領解。” 胡三省 註:“了事,猶言曉事也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十六回:“今年帳前眼見得又沒個了事的人送去,在此躊躇未決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章:“這光棍!那樣不了事呀!”

啼血

[cry to bleeding] 傳說杜鵑總要啼到口裡出血才止,所以用“啼血”指杜鵑啼得悲苦

夫子

(1) [man]∶古時對男子的尊稱

(2) [school]∶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

公輸盤曰:“夫子何命焉為?”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

願夫子輔吾志,明以教我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(3) [husband]∶舊時稱自己的丈夫

夫子積學,當“日知其所亡”以就懿德。——《後漢書·列女傳》

(4) [pedant]∶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(含譏諷意)

(5)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

招魂

[call back the spirit of the dead] 迷信的人指招回死者的靈魂,比喻給死亡的事物復活造聲勢

六尺

(1).見“ 六尺之孤 ”。

(2).指成年男子之身軀。 唐 李山甫 《下第獻所知》詩之一:“虛教六尺受辛苦,枉把一身憂是非。” 明 姚士麟 《見只編》卷中:“我固知公等相索,故來就縛,且為共盡此酒,便以六尺付公耳。”

傷心

[grieve] 心裡非常痛苦

別為這事傷心

未亡人

(1).舊時寡婦的自稱。《左傳·成公九年》:“ 穆姜 出於房,再拜曰:‘大夫勤辱,不忘先君以及嗣君,施及未亡人。先君猶有望也!’” 杜預 註:“婦人夫死,自稱未亡人。”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“ 宣德皇后 令曰:‘西詔至,帝憲章前代,敬禪神器於 梁 。明可臨軒遣使,恭授璽紱,未亡人便歸於別宮。’”《舊唐書·哀帝紀》:“又矯宣皇太后令曰:‘……定大計者安社稷,纂丕圖者擇賢明,議屬未亡人,須示建長策。’” 清 吳嘉紀 《江都池烈女詩》:“朝為未嫁女,暮稱未亡人。”

(2).指寡婦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雷曹》:“ 樂雲鶴 夏平子 ,二人少同里,長同齋,相交莫逆……﹝ 夏 ﹞遺襁褓子及未亡人, 樂 以時恤諸其家。” 茅盾 《泡沫·趙先生想不通》:“ 趙先生 聽聲音就知道一個是他的老二,一個是剛剛十九歲就已經成了‘未亡人’的他的大媳婦。”亦省作“ 未亡 ”。 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神道碑》:“其後,君子晨歌,夫人晝哭,未亡為穪,生意盡矣。” 清 錢謙益 《母方氏仍前封》:“幸藐孤之有成,嶄然頭角;悲未亡之後死,閲此歲時。真古今節孝之所難。”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