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道王猷擴均平齊治之端必先知本 聖經賢傳闡格致誠正之要只在修身

書院15字對聯

對聯全文

上聯:帝道王猷擴均平齊治之端必先知本
下聯:聖經賢傳闡格致誠正之要只在修身

對聯備註:

(徐即登題福建共學書院時習堂)

參考注釋

帝道

(1).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國之道。《莊子·天道》:“天道運而無所積,故萬物成;帝道運而無所積,故天下歸。”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吾説公以帝道,其志不開悟矣。” 唐 王翰 《奉和聖制樂遊園宴》:“未極人心暢,如何帝道明。”

(2).帝位。

王猷

(1).亦作“ 王猶 ”。猶王道。《詩·大雅·常武》:“王猶允塞, 徐方 既來。” 朱熹 集傳:“猶,道。言王道甚大,而遠方懷之,非獨兵威也。”《文選·束晳<補亡詩>》:“ 周 風既洽,王猷允泰。” 呂延濟 註:“言 周 室風化既洽,王道信通上下。” 唐 李德裕 《奉和聖制南郊禮畢》:“昌運歲今會,王猷從此新。”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莊宗紀四》:“中興景命,再造王猷。”參見“ 王道 ”。

(2). 晉 王子猷 的省稱。 宋 王十朋 《剡溪雜詠》:“閒乘雪中興,唯有一 王猷 。”參見“ 王子航 ”。

均平

(1).平衡;均勻。《周禮·地官·賈師》:“賈師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,辨其物而均平之,展其成而奠其賈,然後令市。”《後漢書·虞詡傳》:“臺郎顯職,仕之通階。今或一郡七八,或一州無人。宜令均平,以厭天下之望。” 唐 呂岩 《七言》詩之二九:“水火均平方是藥,陰陽差互不成丹。” 李大釗 《青春》:“大宇積熱力,每散趨均平,天地乃毀。”

(2).平正;公允。《周書·王羆傳》:“每至享會,親自秤量酒肉,分給將士。時人尚其均平,嗤其鄙碎。”《南史·循吏傳·阮長之》:“ 李元德 清勤均平,姦盜止息。”《詩·檜風·鳲鳩》“鳲鳩在桑” 宋 朱熹 集傳:“詩人美君子之用心均平專一,故言鳲鳩在桑,則其子七矣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母弟稱弟》:“詩人美鳲鳩均愛七子,豈有於父母則望之以均平,於兄弟則教之以疏外!”

必先

(1). 唐 時應試舉子相互間的一種稱謂。謂其登第必在同輩之先,有推敬之意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輕佻》:“ 鄭光業 常言及第之歲,策試夜,有一同人突入試鋪,為吳語謂 光業 曰:‘必先!必先!可以相容否?’ 光業 為輟半鋪之地……居二日, 光業 狀元及第。”

(2).以稱下第的同人。 唐 韓儀 《記知聞近過試》詩:“短行軸了付三銓,休把新銜惱必先。” 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詁箋三》:“ 韓儀 與關試後新人詩,有‘休把新銜惱必先’句,此必先又謂下第同人也。”

聖經賢傳

[Confucian masterpiece] 舊稱儒家的經典著作和闡釋這些經典的權威性著述

格致

(1) [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] “格物致知”的略語,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

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後知至。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(2) 清朝末年講西學的人用它做物理、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總稱

在這學堂里,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,算學,地理,歷史,繪圖和體操。——《吶喊》自序

誠正

心意真誠,思想端正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一》:“ 宋 人硜硜守其所學,必欲強人主以從己,若 哲 、 徽 、 寧 、 理 ,皆昏庸下愚之資,而嘵嘵以正心誠意強聒之。彼且不知心意為何物,誠正為何事,若數歲童蒙,即以《左》、《國》、 班 、 馬 讀之,安得不厭棄也。” 清 王筠 《菉友肊說》:“其人有格致之功,乃辨德之大小;有誠正之功,乃能不踰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誌異·湯公》:“帝君檢名曰:‘汝心誠正,宜復有生理。’”

只在

(1).總在;仍在。 宋 蘇軾 《殢人嬌·贈朝雲》詞:“朱脣筯點,更髻鬟生彩。這些箇,千生萬生只在。” 宋 李萊老 《謁金門》詞:“舊恨新愁都只在,東風吹柳帶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中:“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, 關公 笑曰:二嫂休哭,哥哥只在里。”

(2).就在。 唐 賈島 《尋隱者不遇》詩:“只在此山中,雲深不知處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那人問道:‘ 薛端公 在何處住?’ 董超 道:‘只在前邊巷內。’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﹝ 龍香 ﹞心下道:‘佳期只在今夜了,便宜了這酸子。’”

修身

[cultivate one's moral character] 陶冶身心,涵養德性

修身養性

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