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寫國家的成語 Top100
- 亡國之音 原指國家將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樂也多表現為哀思的曲調,後多指頹靡淫蕩的歌曲。
- 調和鼎鼐 鼎: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,三足兩耳;鼐:大鼎。於鼎鼐中調味。比喻處理國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職責。
- 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,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。
- 齊家治國 整治家庭和治理國家。
- 為國捐軀 捐:獻;軀:身體,指生命。為國家犧牲生命。
- 同文共軌 同文: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軌:全國車轍闊狹相同。統一文字,統一車轍。比喻國家統一。
- 天下為家 原指將君位傳給兒子,把國家當作一家所私有,後泛指處處可以成家,不固定居住在一個地方。
- 萬里長城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
- 山中宰相 南朝梁時陶弘景,隱居茅山,屢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,人們稱他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隱居的高賢。
- 上醫醫國 上醫:高明的醫生,比喻高賢;醫國:指為國家除患祛弊。高賢能治理好國家。
- 體國經野 體:劃分;國:都城;經:丈量;野:田野。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,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。泛指治理國家。
- 一言九鼎 九鼎:古代國家的寶器,相傳為夏禹所鑄。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。比喻說話力量大,能起很大作用。
- 國破家亡 國家覆滅、家庭毀滅。
- 平治天下 平:平定;天下:指全中國。治理國家,使天下太平。
- 敗家子 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
- 喪權辱國 喪:喪失;辱:使受到恥辱。喪失主權,使國家蒙受恥辱。
- 勵精圖治 礪:奮勉;圖:設法;治:治理好國家。振奮精神,想辦法治理好國家。
- 賣國求榮 勾結投靠敵人,出賣國家的權益,謀求個人的富貴。
- 繁榮昌盛 繁榮:興旺發達;昌盛:興旺。指國家興旺發達,欣欣向榮。
- 書同文,車同軌 車軌相同,文字相同。比喻國家統一。
- 上下交困 指國家和百姓都處於困難的境地。
- 入境問禁 境:國境;禁:禁止,指法令或習俗所不歡物事項。進入一個國家或地區,先要問清楚那裡有什麼禁令。
- 匹夫有責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,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。
- 小國寡民 國家小,人民少。
- 入國問俗 國:原指都城,後多指國家。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。
- 文武之道,一張一弛 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寬嚴相結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。
- 一國三公 公: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。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權不統一,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。
- 半壁江山 半壁:半邊;江山:比喻國家疆土。指在敵人入侵後殘存或喪失的部分國土。
- 開基立業 開創基業,通常比喻舊時開國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國家。
- 欺君誤國 欺騙君主,禍害國家。
- 日月合壁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於陰曆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
- 國泰民安 泰:平安,安定。國家太平,人民安樂。
- 一張一弛 意思是寬嚴相結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現用來比喻生活的鬆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。
- 安邦定國 邦:泛指國家。使國家安定鞏固。
- 國無二君 一個國家不能有兩個皇帝。
- 魚爛而亡 魚腐爛從內臟起。比喻國家因內部禍亂而滅亡。
- 半部論語 舊時對儒學經典之一《論語》的誇讚之辭,掌握半部《論語》,人的能力就會提高,就能治理國家。
- 憂國憂民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。
- 安國寧家 指治理國家。
- 政出多門 原意是政令出自幾個卿大夫的門下。指中央領導軟弱,國家權力分散。
- 魚爛土崩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。
- 國將不國 國家將無法維持下去了。指國家的局勢很壞,有亡國的危險。
- 國富兵強 國家富裕,軍隊強盛。
- 一統天下 天下:指全國。原指統一的國家,現多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構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。也泛指為少數人所霸占的某一領域。
- 海水群飛 比喻國家不安寧。
- 酒酸不售 酒已經變酸了,依然賣不出去。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、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,使國君受到蒙蔽。後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。
- 以文亂法 文:指儒家的經典。引用儒家的經典,非議國家法令。
- 治國安民 治:治理;安:安定。治理國家,安定人民。
- 多難興邦 邦:國家。國家多災多難,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激勵人民奮發圖強,戰勝困難,使國家強盛起來。
- 分崩離析 崩:倒塌;析:分開。崩塌解體,四分五裂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。
- 逆取順守 逆:背叛;順:合理。背叛國君奪取天下,遵循常理治理國家。
- 安邦治國 使國家安定太平。
- 開國功臣 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。
- 興利除弊 弊:害處,壞處。興辦對國家人民有益利的事業,除去各種弊端。
- 以身許國 許:預先答應給與。把身體獻給國家。指盡忠報國,臨難不顧。
- 假途滅虢 假:借;途:道路;虢:春秋時諸侯國,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。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。
- 精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,犧牲一切。
- 遠交近攻 聯絡距離遠的國家,進攻鄰近的國家。這時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資策略。後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。
- 宗廟社稷 宗廟:祭祀祖先的場所;社稷: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。代表封建統治者掌握的最高權力。也借指國家。
- 以身殉國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。
- 憂國奉公 心懷國家,努力做好工作。
- 長治久安 治:太平;安:安定。形容國家長期安定、鞏固。
- 垂簾聽政 垂簾:太后或皇后臨朝聽政,殿上用帘子遮隔。聽:治理。指太后臨朝管理國家政事。
- 保國安民 保衛國家,使人民安居樂業。
- 國讎家恨 國家被侵略之仇,家園被破壞之恨。
- 民窮財盡 人民窮困,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。
- 國富民安 國家富強,人民安定。
- 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 又作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,“國之存之,匹夫有責”。對於國家的興亡,每個老百姓都負有責任。
- 毀家紓難 毀:破壞,毀壞;紓:緩和,解除。捐獻所有家產,幫助國家減輕困難。
- 民富國強 人民富裕,國家強盛。
- 民窮財匱 人民窮困,國家財富也消耗完了。
- 國難當頭 國家正面臨著巨大的災難。
- 國步艱難 國步:國家的命運。國家處於危難之中。
- 國不堪貳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
- 濟世之才 濟世:拯救時世。能夠拯救時世,治理國家的人才。
- 金匱石室 匱:柜子。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。
- 黃金時代 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。也指國家政治、經濟、文化最繁榮的時期。
- 地大物博 博:豐富。指國家疆土遼闊,資源豐富。
- 保境息民 保衛國家邊疆,使人民得以安寧。
- 開國元勛 元勛:有特大功績的人。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。
- 隱若敵國 隱:威嚴莊重的樣子;若:象;敵:匹敵,同等;敵國:相當於一國。指對國家起舉足輕重作用的人。
- 載舟覆舟 民眾猶如水,可以承載船,也可以傾覆船。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。
- 楚材晉用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。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。
- 國計民生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。
- 相忍為國 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。
- 國無寧日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
- 經緯天下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
- 老而不死 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術的話,後亦指年老而不利於社會國家或拖累後輩。
- 干城之將 干城:盾牌和城牆,比喻捍衛者。指保衛國家的大將。
- 一軌同風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
- 一日萬機 一天要處理成千上萬件事(用在國家領導人)。
- 重熙累洽 熙:光明;洽:諧和。指國家接連幾代太平安樂。
- 病民蠱國 病:損壞,禍害;蠱:相傳為人工培養的毒蟲,引伸為毒害。害人民、害國家。
- 繼絕存亡 恢復滅亡的國家,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。
- 盡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誠,犧牲一切。
- 國家棟樑 棟樑:支撐房架的大梁。這裡比喻責任或作用大。肩負國家重任的人。
- 國之干城 干城:批禦敵的武器和工具,這裡比喻捍衛者。國家主權的捍衛者。
- 存亡繼絕 存:保存;繼:接續。恢復滅亡的國家,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。
- 大展經綸 經綸:整理絲縷,比喻治理國家,也指政治才能。充分施展政治才能。
- 鹿走蘇台 比喻國家敗亡,宮殿荒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