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龢
拼音:zhōng hé中龢的解釋
同“中和”。
1、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欥中龢為庶幾兮, 顏 與 冉 又不得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龢,古和字也。” 明 宋濂 《瑤芳樓記》:“況夫宮角之相參,羽徵之互奏,禁其忿欲之邪,宣以中龢之正。”
2、中庸之道的主要內涵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謂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”注釋: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,叫做中;喜怒哀樂情緒發自本,叫做和。中,天下最大的根本(務本);和,天下能達到道的(樂本)。君子的達到中和,天地都會賦予他應有的位置,萬物都會得到養育。中庸之道,不偏不易,務本、固本、樂本的處世原則。《論語·庸也》:“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明唐順之《廷試策》:“陛下敬一以昭事,中和以立極,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。”
3.中正平和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公平者職之衡也,中和者聽之繩也。”楊倞註:“中和謂寬猛得中也。”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聞其聲音,油然愉快,游神宇下,含履中和。”朱自清《山野掇拾》:“他是個含忍與自製的人,是個中和的人。”
4.道教語。指元氣。《太平經·和三氣興帝王法》:“元氣有三名,太陽、太陰、中和。”北周庾信《道士步虛詞》之四:“中和煉九氣,甲子謝三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