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
語言詞語分解
語言的解釋
[language]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。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。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,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
詞語出處
(1).言語;話。《大戴禮記·五帝德》:“吾欲以顏色取人,於 滅明 ( 澹臺滅明 )邪改之;吾欲以語言取人,於 予 ( 宰我 )邪改之。”《漢書·燕剌王劉旦傳》:“上棄羣臣,無語言。” 唐 韓愈 《寄三學士》詩:“或慮語言洩,傳之落冤讎。”
(2).指書面語;詩文的句子。 唐 元稹 《敘詩寄樂天書》:“全盛之氣,注射語言,雜糅精粗,遂成多大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四七:“ 周萊峰 、 王荊石 學 蘇氏 ,止取法其語言氣勢,至説理處,自循正大之矩。” 孫犁 《秀露集·讀<蒲柳人家>》:“他的語言工力很深,辭彙非常豐富。”亦專指辭彙。 馮驥才 《雕花菸斗》一:“他的話少,恐怕由於語言少。”
(3).喻鳴叫聲。 宋 陸游 《病中自遣》詩之二:“眾鳥次第來,各矜語言好。”
(4).說話;交談;談吐。《漢書·西域傳下·烏孫國》:“ 昆莫 年老,語言不通,公主悲愁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嚴光》:“司徒 霸 與 光 素舊,欲屈 光 到 霸 所語言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﹝ 劉備 ﹞語言喜怒不形於色。” 清 程麟 《此中人語·各處有忌語》:“聖朝天下一統,義禮制度到處皆然。而語言稱呼,各有所忌。”
(5).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。是人類思維和表達思想的手段,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信息載體。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之一。它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,以語詞為建築材料,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符號體系。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,隨著社會的產生而產生、發展而發展。
告訴、囑咐。《文選·江淹<雜體詩·效李陵“從軍”>》“袖中有短書,願寄雙飛燕” 李善 注引 漢 陳琳 《止欲賦》:“欲語言於玄鳥,玄鳥逝以差池。”
語言外語翻譯
語言的相關詞語
- 語尾的解釋 (1).句子的末尾。 劉師培 《文說·和聲篇》:“欲傳語尾之餘音,則擇實詞為虛...
- 語論的解釋 說話;談論。 宋 曾鞏 《祭亡妻晁氏文》:“將逝之夕,逆知其論,語論自若,精神...
- 語訛的解釋 言語訛誤。 唐 韓愈 《落齒》詩:“語訛默固好,嚼廢軟還美。” 唐 李肇 《...
- 語近詞冗的解釋 謂文辭淺近,但不簡煉。 宋 王應麟 《困學紀聞·考史三》:“ 翟公巽 謂 范...
- 語兒的解釋 即 語兒鄉 。《漢書·閩粵傳》:“樓船軍卒 錢唐 榬終古 斬徇北將軍,為 語...
- 語令的解釋 指酒令。 唐 元稹 《黃明府》詩序:“小年曾於 解縣 連月飲酒,予常為觥録事。...
- 語意的解釋 [meaning] 話語所包含的意義及情味語意深長
- 語錄的解釋 [book of quotations;quotation] 言論的記錄或摘錄
- 語重情深的解釋 猶言語重心長。 嚴復 《以<漁洋精華錄>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詩見述率賦奉答》:“忽...
- 語妙絕倫的解釋 謂言語精妙,無與倫比。 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科場對》:“又 姚秋農 ...
- 語體文的解釋 以通行的口語寫成的文章。又稱白話文。始於 唐 佛教徒的變文、語錄, 宋 儒語錄及...
- 語誤的解釋 (1).語音不準。 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三:“冠欹感髮禿,語誤悲齒墮。”(2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