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賦
拼音:yì fù
義賦詞語分解
義賦的簡單解釋
東漢 時少數民族所納的一種貢賦。《後漢書·南蠻傳·巴郡南郡蠻》:“其君長歲出賦二千一十六錢,三歲一出義賦千八百錢。”
義賦的相關詞語
- 義務的解釋 [volunteer;voluntary] 不要報酬義務勞動
- 義舍的解釋 無償供給行旅食宿的邸舍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張魯傳》:“諸祭酒皆作義舍,如今之亭...
- 義淫的解釋 威儀隆盛。《逸周書·糴匡》:“服美義淫。” 俞樾 《群經平議·周書》:“義當...
- 義疏的解釋 疏解經義的書。其名源於 六朝 佛家解釋佛典。後泛指補充和解釋舊注的疏證。如 南朝...
- 義阡的解釋 猶義冢。《明史·郭敦傳》:“ 衢 俗,貧者死不葬,輙焚其屍。 敦 為厲禁,且立...
- 義海的解釋 義理的淵海。喻義理博大精深。 唐 慧淨 《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》:“靜言澄義海...
- 義和拳的解釋 [the Boxers;Yihetuan,corps of Righteousn...
- 義錢的解釋 贖罪金。《後漢書·虞詡傳》:“是時長吏、二千石聽百姓讁罰者輸贖,號為義錢。” ...
- 義憤的解釋 [righteous indignation]基於正義公理激發的憤怒或對非正義的...
- 義台的解釋 古代行禮儀之台。《莊子·馬蹄》:“雖有義臺路寢,無所用之。” 俞樾 《諸子平議...
- 義墨的解釋 混合墨。 宋 蘇軾 《書雪堂義墨》:“駙馬都尉 王晉卿 致墨二十六丸,凡十餘品...
- 義不取容的解釋 取容:討好。為追求正義而不取悅於人。指人剛直不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