洽孰
拼音:qià shú
洽孰詞語分解
洽孰的意思
博通審悉。孰,通“ 熟 ”。《後漢書·鄭玄傳》:“ 玄 質於辭訓,通人頗譏其繁。至於經傳洽孰,稱為純儒, 齊 魯 間宗之。”
洽孰的相關詞語
- 洽應的解釋 應和。 明 吳從先 《妓虎傳》:“惟 江都 遺民,詩才酒興,稱敵手也。一時洽應...
- 洽博的解釋 廣博。《晉書·文苑傳·左思》:“中書著作郎 安平 張載 、中書郎 濟南 ...
- 洽奏的解釋 合奏。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崔書生》:“食訖,命酒,召文樂洽奏,鏗鏘萬變。...
- 洽濡的解釋 滋潤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然》:“霈然而雨,物之莖葉根荄,莫不洽濡。”
- 洽平的解釋 謂協和安定,天下太平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將軍以功德輔幼主,將以流大化,致於...
- 洽衿的解釋 沾濕衣襟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淮難》:“少壯聞父辱狀,是立咫泣洽衿,臥咫泣交...
- 洽穆的解釋 協和,和睦。《新唐書·虞世南傳》:“ 漢文帝 元年, 齊 楚 地二十九山同日...
- 洽悉的解釋 謂與事切合而詳盡。《梁書·裴子野傳》:“著《宋略》二十卷,彌綸首尾,勒成一代,...
- 洽人的解釋 學識淵博的人。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下》:“小説者流,或騷人...
- 洽和的解釋 和睦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五宗既王,親屬洽和。” 宋 曾鞏 《飲歸亭記》...
- 洽賞的解釋 猶和樂。 唐 駱賓王 《與博昌父老書》:“今西成有歲,東戶無為。野老清談,怡然...
- 洽聞的解釋 多聞博識。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其令禮官勸學,講議洽聞興禮,以為天下先。” 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