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帝的解釋
康熙帝(1654-1722) : 即“愛新覺羅·玄燁”。清朝皇帝。廟號聖祖,年號康熙。順治帝第三子。1661年八歲即位,初由權臣鰲拜等專權。親政後,
設計逮捕鰲拜,掌握大權。1681年平定吳三桂等
西南三藩叛亂,1683年攻滅
台灣鄭氏政權,後又出兵
驅逐盤踞在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軍,並派索額圖等訂立《中俄尼布楚條約》,確定中俄間東段邊界。繼而又三次率軍親征,打敗
蒙古準噶爾
部首領噶爾丹,加強多
民族國家的統一。他重視農業生產,
獎勵墾荒,停止圈地,減輕賦稅,曾頒布法令,規定以後“滋生人丁,永不加賦”。統治期間曾製造多起文字獄。
詞語分解
- 康的解釋 康 ā 安寧:康樂(?)。康平。康寧。 空,空虛:蘿蔔康了。 寬闊:康莊。康衢(四通八達的大路)。 無病:康健。康復。康泰。健康。 豐盛:小康。康年。 姓。 筆畫數:; 部首:廣; 筆順編號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