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捻子

拼音:dǎo niǎn zǐ

倒捻子怎么寫好看

倒捻子怎么寫好看

倒捻子的解釋

常綠小喬木,可用以染色。亦寫作“倒捻子”。 唐 劉恂 《嶺表錄異》卷中:“倒捻子,窠叢不大,葉如苦李,花似蜀葵,小而深紫,南中婦女得以染色。有子,如軟柿,頭上有四葉,如柿蔕。食者必捻其蔕,故謂之倒捻子。或呼為都捻子,蓋語訛也。其子外紫內赤,無核,食之甜軟,甚暖腹藏,兼益肌肉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:摔倒。牆倒了。倒塌。倒台。打倒。臥倒。 對調,轉移,更換,改換:倒手。倒換。倒車。倒賣。倒倉。倒戈。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:倒立。倒掛。倒影。倒置。 把容器反轉或
  • 捻子的解釋 ∶用來點燈、點菸斗、點火的小紙、棉捻紙捻子 ∶經捻或紡在一起的一束纖維,常用棉紗做,利用毛細作用吸油燃燒詳細解釋. 清 代中葉後,在 安徽 、 江蘇 北部和 山東 、 河南 等邊境的農民反壓迫武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