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記
拼音:bǐ jì五筆:ttyn
筆記詞語分解
筆記的釋義
[take down] 用筆記錄
詞語出處
(1).古時稱散文為筆,與韻文相對時,稱筆記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 路粹 、 楊修 ,頗懷筆記之工; 丁儀 、 邯鄲 ,亦含論述之美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 溫太真 之筆記,循理而清通,亦筆端之良工也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太常敬子任府君傳》:“辭賦極其精深,筆記尤盡典實。”
(2).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的著作體裁。內容大都為記見聞,辨名物,釋古語,述史事,寫情景。其異名則有隨筆、筆談、雜識、札記等。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·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》:“燒掉房子的事,據 宋 人的筆記說,是開始於 蒙古 人的。” 洪深 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四章三:“現在引 明 人筆記一則為例。”
(3).用筆記錄。亦指聽課、聽報告、讀書時所作的記錄。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出關》:“過不多久,就有四個代表進來見 老子 ,大意是說他的話講的太快了,加上國語不大純粹,所以誰也不能筆記。” 陳殘雲 《山谷風煙》第三七章:“土改隊員和一些認得了多少字的人……都在認真地記著筆記。” 孫犁 《秀露集·新年為天津團訊作》:“讀完一本書,要作一點筆記,以加深你對這本書的印象。”
筆記外語翻譯
筆記的相關詞語
- 筆致的解釋 [painting and handwriting style] 詩文、書畫等用...
- 筆枕的解釋 臥置筆的架子。
- 筆試的解釋 [written examination] 用書面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考試
- 筆記本的解釋 用於做筆記和記事等的本子。 魏巍 《東方》第四部第十二章:“ 郭祥 抓過一看,是...
- 筆飽墨酣的解釋 猶言筆酣墨飽。 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六:“ 張孝祥 《六州歌頭》一闋,...
- 筆匣的解釋 筆盒。
- 筆懸的解釋 文具名。用以懸掛毛筆的架子。
- 筆聖的解釋 對善書法者的美稱。 南朝 齊 王僧虔 《與某書》:“然觀前世稱目,竊有疑焉。...
- 筆彩的解釋 亦作“ 筆采 ”。1.謂文筆辭采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才略》:“...
- 筆陡的解釋 謂十分陡峭。 碧野 《彩石斑斕》:“她閃動著淚光的深情的眼睛,默默地凝望著前面在...
- 筆禍的解釋 謂因寫作所遭的禍殃,如文字獄之類。 魯迅 《墳·題記》:“假如遭到筆禍了,你以...
- 筆上蠅的解釋 《三國志·魏志·梁習傳》:“官至九卿,封列侯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