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納
拼音:ài nà
艾納詞語分解
艾納的描述
亦作“ 艾蒳 ”。1.也稱大艾。菊科。木質草本植物,葉互生,春末開花。我國產於 廣東 、 廣西 和 台灣 等省、自治區。將其葉片蒸餾後所得艾粉,精煉成艾片(也稱冰片或艾腦香),可供藥用,有解熱、驅風、止痛、鎮靜之效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艾納香》﹝集解﹞引 馬志 曰:“《廣志》云:艾納出西國,似細艾。”
(2).古松、梅等樹皮上生出的一種莓苔。有香氣。 唐 陸龜蒙 《苔賦》:“質被緑錢之美,香聞艾納之奇。” 宋 周密 《浩然齋雅談》卷中:“ 東坡 《梅》詩云:‘憑仗幽人收艾納,國香和雨入莓苔。’艾納,梅枝上苔也。”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三·艾納香》﹝集解﹞引 馬志 曰:“《廣志》云:……松樹皮上緑衣,亦名艾納,可以和合諸香,燒之能聚其煙,青白不散。”
艾納的相關詞語
- 艾艾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鄧艾 口喫,語稱艾艾。 晉文王 ...
- 艾康的解釋 安寧。 宋 歐陽修 《集古錄·後漢析里橋郙閣頌》:“ 禹 導 江 河 ,以...
- 艾子的解釋 (1).食茱萸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果四·食茱萸》。(2)....
- 艾蒳的解釋 見“ 艾納 ”。
- 艾壯的解釋 稱年逾五十而身體強健者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未通》:“五十以上血脈溢剛,曰...
- 艾色的解釋 美色。指美女。 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刑名·姦情總論》:“與夫兇悍之徒,...
- 艾蒿的解釋 草名。也稱“蕭”、“艾”或“冰台”。 宋 陳師道 《河上》詩:“窺巢烏鵲競,過...
- 艾殺的解釋 斬割;芟除。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昔我先君 桓公 與商人皆出自 周 ,庸次比...
- 艾符的解釋 古俗,端午日懸艾蒿於門戶,並黏貼符籙以祛邪惡。 唐 殷堯藩 《端午日》詩:“不...
- 艾緡的解釋 即艾綬。《古文苑·張衡<綬笥銘>》:“皇用我賜,俾作帝臣,服其令服,鸞封艾緡。...
- 艾虎的解釋 古俗,端午日采艾製成虎形的飾物,佩戴之謂能辟邪祛穢。 宋 陳元靚 《歲時廣記·...
- 艾蕪的解釋 (1904-1992) 小說家。原名湯道耕,四川新繁(今新都)人。早年曾在緬甸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