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七言詩
yzsw1681·發表於2019-03-22 10:46:22杜甫(公元712年-公元770年),字子美,自號少陵野老。漢族,祖籍襄陽,河南鞏縣(今河南省鞏義)人。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與李白合稱“李杜”。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區別,杜甫與李白又合稱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稱為"老杜"。
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,被後人稱為“詩聖”,他的詩被稱為"詩史"。後世稱其杜拾遺、杜工部,也稱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杜甫創作了《春望》、《北征》、《三吏》、《三別》等名作。759年杜甫棄官入川,雖然躲避了戰亂,生活相對安定,但仍然心繫蒼生,胸懷國事。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,從其名作《飲中八仙歌》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乾雲。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堯舜上,再使風俗淳”的宏偉抱負。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,但後來聲名遠播,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,大多集於《杜工部集》。
猜你喜歡
臨寫蘭亭序
王羲之(303年—3歐陽修《相州晝錦堂記碑》楷書
《晝錦堂記》是歐陽修李保坤為太平保險題寫小篆書法:天下太平
李保坤為太平保險題寫韋應物詩楷書
韋應物(737~79《七言詩》
七言詩是中國詩歌體裁王羲之法帖329《伯冀帖》草書譯文
釋文: 共聽頗時飲,休共軟紅說。
休共軟紅說。宋太師溫國公《司馬光碑》楷書
司馬溫公神道碑又名“王羲之法帖130《三月帖》草書譯文
釋文:三月十三日羲之聞道飛鳧向洛陽,翩翩矯翮度文昌;因聲寄意
聞道飛鳧向洛陽,翩翩山迴路轉不見君,雪上空留馬行處
山迴路轉不見君,雪上人前不論人非
靜坐常思己過,人前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。
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數風商紂《妲己》楷書
妲[dá]己,蘇姓,曹植辭賦《七啟》楷書全文
曹植的《七啟》假託一李白作《大鵬賦》並序楷書全文
《大鵬賦》是唐代詩人清乙真書法
藝術美。2017-1唐詩書法新作
追求自然流暢天性活潑王羲之法帖59《一朝帖》譯文
王羲之《一朝帖》釋文翰逸神飛
學習學習